年俗里是年味

网络 刘洋 2019-02-04 20:20  阅读量:19651   

  各地各具特色的过年风俗,无不传达着同样的幸福主题,寄托着同样的希冀愿景。

  新春钟声鸣响之际,欢腾会响彻神州城乡。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等一系列节庆组成农历新年整个节日。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各具特色的过年风俗,无不传达着同样的幸福主题,寄托着同样的希冀愿景。我这里想讲讲胶东半岛一带的过年风俗。

  祈愿饺子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爆竹点燃喜庆,把祝福写满新年。年夜饭是重头戏。  

  小时候,过年盼的是能穿上崭新的衣裳,吃上大鱼大肉。尤其是年夜饭,是在没有外来客人的情况下,自家“招待”自己的最美一餐。无论各家条件如何,这顿年夜饭可是大人孩子都翘首期待的,万万忽视不得。“忙碌一年了,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人们挂在嘴边的这句口头禅,说得再实在不过了。

  胶东吃饺子。年三十晚上的饺子,一般当天下午就要开始忙活。有肉有菜,包饺子就现成了。

  面和好,馅调好,这时候母亲会悄悄地从炕席下面摸出几个平时准备好的新硬币来,放到瓷碗里,倒上一些度数高的白酒消消毒,再找出几个红枣、花生、栗子用热水泡着,还得准备一点红糖,一并放在面板上。包一会儿带馅饺子,母亲就会从碗里捞出一枚硬币包进去,或是拿起个枣子、栗子,或是挖一点红糖,分别包到里面。

  快到晚上十二点,忙年的气氛顿时浓起来,每家每户都要开始煮水饺。这时候,当地讲究烧火不能用短草,必须用那些从山上割来的长草,预示着新一年红火日子长长的。饺子煮好后,要先盛出几碗来,分别敬天地和祖宗。到十二点整,农家院里院外纷纷燃放起鞭炮,噼里啪啦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山里山外一片沸腾。放完鞭炮才能开饭,这也是一顿全家人一年中最为珍贵的团圆饭。包进饺子里的“惊喜”就是祈愿: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起早干活,能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有收获;吃到花生米的,“预示”长寿;吃到红糖的,“预示”生活甜蜜;吃到硬币的,就“预示”着新一年生意红火。

  花饽饽

  很多地方的传统民俗里,大馒头是年货里的必备品。馒头在胶东称饽饽,过年蒸饽饽,有“蒸蒸日上”的寓意。

  记得小时候过年时,家家都要把这种大饽饽做成各种各样造型,配上五颜六色,活灵活现,格外增添喜气。

  老家蒸花馍的习俗,据说已有上百年历史。春节时寓意“连年有余”的“莲花”馍和“鱼形”馍,是必不可少的喜庆食品。大花馍的捏制,也是女红比巧的一种方式。过去,一般都是用白面做好后,再在上面加各种颜色。如今,巧妇们都会用时令蔬菜汁拌成七彩面团,比如绿色的是菠菜汁,红色的是红苋菜汁,黄色的是胡萝卜汁,紫色的是紫薯汁,橙色的是南瓜汁,在普通的剪刀、菜刀、小叉子等小工具辅助下,做成象征多福多寿的“枣山”,寓意团圆的“花好月圆”,具有时令特色的“螃蟹形”馍……

  蒸馍时,对火候有要求。火太急花馍表面会裂口,影响整体形象。必须用小火慢蒸半小时,容易散落的部件还要用牙签一一固定,保证蒸的过程中不会散落。蒸好的大花馍一一摆在客厅长方桌上,有的花鸟状的还要用枝条挂起来,生动好看。

  正月里,大姑娘、小媳妇们会结伴走街串巷,伴着笑声一家一家地看花馍。谁家花馍俏,谁家花馍样式多,不用说,这家巧妇就会成为当地的“名人”。

  豆面油灯

  胶东一带,正月十五元宵节要做豆面油灯,民间称“灯花”。在做好的豆面油灯里内,插一缠绕棉絮的小木棒,倒入豆油,当天晚上放在各处点亮,或拿着在家里四处照照,以祈求新一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做豆面灯,大都是用当年收获的黄豆磨成面,加水调和后揉成硬硬的面团,根据各种动物的不同形状,切成大小不一的块状。巧者在手掌里擦点食用油,拇指和食指三转二揉,就能做成不同形状的豆面灯。讲究的,灯得按月捏十二盏,寓意新一年日日新、月月顺。做好后的豆面灯须蒸熟,而且要在掀开锅盖后会特别注意,认为哪个月的豆面灯里蓄水多,就预示着哪个月会雨水多。这些“讲究”如今年轻人都不信了,但会根据家庭成员生肖塑成各种动物形状,蒸熟后放到合适位置上。如小狗灯要放到庭院大门后,寓意看好家护好院,小鸡灯要放到鸡舍旁,寓意鸡鸭满圈,小龙灯要放在水缸边,寓意细水长流,等等。

  元宵节晚上,大人们会将豆油灯插上一根根筷子,嘱咐孩子拿着,去把家里每个房间、院里每个角落都照一遍,寓意一年里亮亮堂堂,处处光明,干净利落。过了元宵节,这些豆面油灯就可切成片,配着蔬菜一起炖炒,成为一种可口菜肴。

  出门儿

  烟台和青岛一带,人们把正月里走亲戚称作“出门儿”。

  那时候家里连个自行车也没有,无论距离远近一律步行前往。出门儿带的礼品也都是过年时吃的饽饽、饺子以及水果一类,挎上一个小篮子,用布包袱一盖就出发。

  孩子们都愿意出门儿。到亲戚家,向长辈们磕一个头,拜一拜,说上几句过年的祝福话儿,就会喝到一杯糖水,这叫远道而来甜一甜。然后,就一心等着拿压岁钱了。过去家家都不富裕的岁月,也没什么余钱,大多都是从炕席底下摸出几个平时积攒的二分五分硬币,最多也不过是一角二角的纸币,塞到手里就会喜得孩子们满面满足。

  一户亲戚一户亲戚地走,早上赶过去,吃完午饭就回家。爬山过河,一路歌声,正月里出门儿的时光,在孩子们心里总是亮亮堂堂的。

  还有一种出门儿特别有意思。就是正月初二女婿去岳父岳母家,也是媳妇“回娘家”的日子,在乡下称为“迎婿日”。即使出嫁多年的女儿也会跟着女婿带着孩子回家,提着大包小包礼物向父母拜年。如果是新婚那年回门,还需备上大鞭炮,进门时候就点响,把团圆喜悦传递到村里村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村,没有多少娱乐节目,可正月初二这一天,老家一直流行着“站街看客”的习俗。人们会早早起床,三三两两站在自家门前,不是为迎客,而是专门对他家出门儿前来做客的人评头论足,往往将一些刚上门的女婿看得面红耳赤。

  年俗里是年味。无论是包饺子、做年糕、放鞭炮,还是耍龙灯、荡秋千、掷荷包,以至于这些年的“看春晚、抢红包、集五福”,年俗年味中的新变化,真实记录着时代变迁。而那些古老习俗,刻印着我们一路走来的风景。那是我们与故乡与亲人共享的温馨记忆,是无法忘怀的乡愁,甜甜的乡愁。

  浓浓的年俗,古老的年俗,无论走多远,记忆中总忘不了那甜甜的味道!(于保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