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月山下的脱贫藏族乡:钱包鼓了 生活好了

网络 刘洋 2019-02-04 22:20  阅读量:9689   

  2月4日,中国农历大年三十。在日月山下,依山而建的藏乡村落里炊烟袅袅,青稞酒、手抓牛羊肉等美味飘香。  

  青海省湟源县以西的日月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国家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依山而建的日月藏族乡是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距离县城23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全乡共有3567户,其中藏族人口占49%。

  一大早,日月藏族乡下若药村的藏族脱贫户李启禄将养殖的藏牦牛们关进牛棚。他麻利地和料、剁草、投食,一气呵成,藏牦牛们便开始享用它们丰盛的“年夜饭”。

  “现在的日子比起以前,已经好太多了,家里的年收入从2013年2000余元(人民币,下同)到2018年的10万元。”李启禄激动地说,“2015年以前,我们住的是土木房,生活也很拮据,家里有个啥事打话还得走好几里路。自从第一书记来村里后,通过一系列扶贫政策,我们不但住起了砖瓦房,还养殖了好几十头藏牦牛,家家户户也通了互联网和话,钱包鼓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在李启禄家十几平方米的厨房内,记者看到,芹菜、鹌鹑蛋、西兰花等十几种蔬菜和家禽将厨房堆满。

  “以前家里穷,过年也舍不得买新鲜蔬菜和牛羊肉,如今脱了贫,也能好好和家人过个年了,还置办了好多年货。”李启禄说。

  湟源县日月乡下若药村第一书记王国寿说,“看着村民们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我的任务也算有个交代了。我希望村民钱包鼓的同时,思想意识也有新变化,这样日渐富裕的藏族乡才会顺利脱贫。”

  王国寿还记得2016年刚来村里时,全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8000元。他们因地制宜,通过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乡村旅游业、畜牧养殖业等,全力扶持贫困群众进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了脱贫致富。2018年底,村民人均年收入增收至1万余元。

  今年50岁的藏族村民杨尕扎2015年由于残疾且家中有两名大学生,被评为贫困户。为了脱贫,第一书记结合地方实际和家庭实际,建起了120平米的蓄棚养藏香猪,2017年底有了不错的收入。2018年,经过一年多的养殖,杨尕扎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养殖藏香猪的经验,且出栏藏香猪达到了20多头,年收入达4万余元。

  “真的打心底里感谢王书记对我的帮助,让我们全家都脱了贫,今年过春节,我们还购置了冰柜,买了很多年货,而这在几年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说着,杨尕扎的眼睛湿润了,今年他们准备再扩大规模,让藏香猪在下若药村扎根落户,在为人们提供优质猪肉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一条新途径。

  “通过三年的努力,下若药村不仅实现了全体脱贫,就连村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路灯也24小时照明、房屋98%已改造完、村村通了互联网……”王国寿说,此外,为了村民脱贫致富,还利用扶贫资金为农田修建了水渠,使得该村青稞产量从200斤每亩增产至800斤每亩。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马正军此前表示,2018年,青海省通过产业扶贫、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措施,全年实现526个贫困村退出、17.6万贫困人口脱贫,12个贫困县有望顺利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的8.1%下降到2.5%。(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