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傈僳族村寨的“新吃法”

网络 刘洋 2019-02-08 15:18  阅读量:11163   

  春节期间,傈僳族姑娘乔月琴比平时起床更早,她要与许多村民一道,上山“工作”。

  云南省丽江市傈僳族村寨黎明村、黎光村,夹峙于老君山青山峡谷间,受3000米海拔和地形影响,这里的冬天比外界更绵长,至今白梅花仍在山腰间绽放。

  “以前,在白梅花没凋谢前,爷爷会抓紧时间拿着弓弩进山打猎。”乔月琴说。

  傈僳族是云南九个“直过民族”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直过民族从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几乎“一夜之间”跨越了其他民族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千百年来当地村民靠山吃山,如今有了“新吃法”,依山而居,依山而兴。

  据黎光村党总支书记蜂金龙介绍,早些年因为农田多在山腰,粮食作物产量不高,虽然解决了温饱,但贫困依然如影随行。

原始的傈僳族村寨。 /p 发 任东 摄

原始的傈僳族村寨。 发 任东 摄

  为了摆脱贫困,近30年来,村民们上山砍伐原始森林木材换钱。一时间,油锯声响彻山谷,鸟鸣猿叫渐渐消失……昔日绿意浓浓的大山慢慢变秃。

  “我们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傈僳族有句老话,三月不捕鱼,四月不捕猎,好让动物休养生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蜂金龙说。而在山秃之后,人与自然的矛盾到达顶点,狩猎、乱砍滥伐等带来的破坏,令“村里吃水都困难”。

  “生存受到了威胁,保护生态也就不需动员了。”蜂金龙说,自2005年起,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建立自愿保护生态系统、自觉相互监督的体制机制。村规民约中规定禁止乱砍滥伐、禁止捕鱼,村民主动上交了猎具。

  前些年,黎明村、黎光村普遍种植着烤烟、白芸豆等经济作物,但烤烟烘烤需要消耗大量木材,白芸豆也需要砍大量竹竿做支架。蜂金龙对记者说,“我们改变了种植与生产方式,如白芸豆种植,在田里搭铁架子代替竹竿”。

2018年12月29日,2019年怒江傈僳阔时节主题文艺晚会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举行,当地少数民族民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聚一堂。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阔时”,傈僳语岁首之意,如同春节。/p 记者 刘冉阳 摄

2018年12月29日,2019年怒江傈僳阔时节主题文艺晚会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举行,当地少数民族民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聚一堂。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阔时”,傈僳语岁首之意,如同春节。 记者 刘冉阳 摄

  经过当地人长期保护修复生态,如今黎明村、黎光村已是拥有优良生态环境、众多特有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村落,森林覆盖率高达90%。

  生态得到修复,加上当地特有的丹霞地貌,老君山旅游近年来成为与玉龙雪山、泸沽湖、大研古城相互配合的丽江全域旅游景点。

  “村里在景区工作的人很多,服务、票务、餐饮、安保、卫生各个板块都有。”乔月琴称,她在景区内是一名导览员,每月工资近4000元人民币。

  今年春节,老君山景区白天举办“上刀山下火海”表演,晚间有傈僳族篝火打跳,表演者均是黎明村、黎光村当地人。

  蜂金龙笑说:“千百年来,我们靠山吃山,今后依旧要靠山吃山,但有了新的吃法。”

  记者离开时,乔月琴正在山峦间给游客哼唱一曲《黎明之恋》:“黎明间,山风自在吹;黎明间,蜂儿吻花蕊……”(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