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朱鹮唯一种源地:旧时濒危鸟 飞入百姓家

网络 刘洋 2019-02-11 18:02  阅读量:13737   

   汉中2月11日 题:(新春走基层)野生朱鹮唯一种源地:旧时濒危鸟 飞入百姓家

   记者 李姝徵

  11日,冬日的汉江河清冷寂寥,数只头颈鲜红,背羽雪白,翅下泛着粉色光彩的奇异大鸟从江面掠过。“这就是朱鹮。”村民随手一指,不在意地说。

  朱鹮,世界濒危物种,曾被认为在中国已灭绝。自1981年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也是全球仅存的野生朱鹮种群后,洋县成为了朱鹮最后的“抢救地”。  

  据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跃明介绍,历经38年的保护,目前,朱鹮野生种群数量达2000余只,人工种群数量超过1000只;分布范围也扩大至以洋县为中心的汉中、安康和宝鸡三市15县范围,基本缓解了朱鹮的极濒危局面。朱鹮还被租借、赠送“留洋”到世界各地,在当地成功繁殖后代。洋县也作为全球唯一的朱鹮野生种群分布区和谱系清晰、血统纯正的朱鹮种源基地。

  “20年前要看朱鹮还得去保护站,如今在河边、农田里都能看到。”对于当地居民而言,看见朱鹮已不再是稀罕事。草坝村村民王建红屋后的老榆树,便受到一对朱鹮的“青睐”,每年3月都要来此筑巢产卵。“已经4年了,我家每年都有两只小朱鹮出生。”王建红满面笑意。

  能“邀请”朱鹮“飞入寻常百姓家”,靠得是官方与民众的共同努力。

  朱鹮白天在水田与河沟里觅食,晚上则返回树上栖息。为了给朱鹮提供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38年来,洋县在朱鹮活动区域禁止开矿、狩猎、伐木;农业种植中更禁用化肥和农药。当地官方在规划高速公路时避开朱鹮保护区;西安至成都高铁专门在汉中地域架设蓬网,防止朱鹮栖落触。

  而在每年朱鹮的繁殖期,村民们更自发“照顾”起朱鹮:担心小朱鹮掉下来,就在树下搭网;担心蛇上树偷吃朱鹮蛋;村民们便将塑料薄膜围在树干上并涂上油。

  作为对这些保护措施的回应,朱鹮的“倩影”开始频频闪现在洋县大地上,不仅在河边农田,如今,这美丽的鸟儿不时还会“造访”洋县城区。张跃明表示,濒危状态下的朱鹮生态生物学属性逐渐恢复本来面目,向集群化、低海拔和人鸟和谐混居型习性发展。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荫增已83岁高龄,自称“牧鹮老人”。他曾在1981年带队发现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并在此工作8年,就地开展朱鹮保护工作。刘荫增告诉 记者,眼下朱鹮和城镇的联系正越来越紧密,“如何让城镇的生态也能够留住朱鹮,这为朱鹮保护提出了新要求。”

  刘荫增老人在这座城镇最新修建的商业广场——朱鹮广场上感慨,或许有一天,朱鹮广场能真正引来朱鹮驻足。(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