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要努力攀登绿色发展‘制高点’”
【两会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产业工人要努力攀登绿色发展‘制高点’”
——郑彩琴代表的新期盼
一身蓝色工装、一顶红色安全帽,这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郑彩琴在车间里永远的“标配”。生活中的她知性、干练、谦和,是一位可敬的“邻家大姐”。
工作20年来,郑彩琴扎根在中石油兰州石化合成橡胶厂的生产一线,从一名普遍的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国内优秀的丁腈橡胶生产的技术专家。“中国制造不能等、靠、要,应该在前沿技术和人才的储备上打好‘主动仗’,抢占绿色发展的‘制高点’。”郑彩琴说。
从西北高原的百里石化城,到北京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过去的一年间,郑彩琴的关注点始终不离产业工人和绿色发展。
要鼓励技能人才扎根一线
为了实现装置所用助剂的国产化,郑彩琴作为丁腈橡胶小试装置的负责人,持续进行替代试验。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试验,装置所用17种助剂终于实现了国产化,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每年增效达千万元以上。
此外,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筛选、优化,郑彩琴和团队率先在国内实现了丁腈橡胶的环保化。目前,经郑彩琴和团队成员开发的4个环保型丁腈橡胶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并远销欧美。
郑彩琴现在有了新目标,她认为,“中国企业在产品的高端化生产研发上应投入更多资金,建立更好平台,吸引人才汇聚,做大做强。”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以后,这种愿望更为迫切:“越往前走越感到人才的宝贵,企业需要更多扎根一线的技能人才。”
培养一支技术精湛、业务过硬的团队,是郑彩琴现在的“主攻”方向。她将技术人员的成长与装置的攻关相结合,将项目落实到人,在组织技术人员全程负责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仅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断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
“定计划、提要求、压担子、多启发、勤总结、多鼓励……”在长期的带徒过程中,郑彩琴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她的徒弟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成长为技术、技能人才……
“今天,丁腈橡胶技术人才特别是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能有序、良性发展,你的付出功不可没。”面对大家的肯定,郑彩琴总是莞尔一笑,“建立更有竞争性的薪酬、保障和激励机制,拓宽技能人才的成长道路,造就优秀的产业工人队伍,还任重道远。”
去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郑彩琴提交的“关于稳妥推进乙醇汽油推广工作的建议”,得到了国家能源局的采纳答复,并在积极推进。
今年,直到春节前夕,郑彩琴的脚步依旧匆匆,在企业内外走访调研,倾听一线职工们的呼声和建议,“我要把大家的好建议、好想法带到全国两会上。”她说。
抢占绿色发展“制高点”
几年来,郑彩琴和团队在丁腈橡胶新产品开发中始终踏着绿色发展的“时代节拍”,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她对环境也格外关注。
“我1996年毕业分配到兰州石化工作时,当时兰州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最近几年,兰州的空气质量相比以前好太多了,即使在冬春采暖季,也时常能够看到蓝蓝的天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对于兰州环境的改善,郑彩琴在真心点赞的同时,也见证着企业“清洁低碳,转型升级”的努力。
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兰州石化是新中国炼油化工的“摇篮”。近年来,兰州石化公司着力发展绿色石油化工,先后淘汰、关闭、拆除了30多套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装置,陆续建成了20多套工艺先进、装备水平较高的现代化炼油、化工新装置。先后投入50多亿元专项环保资金,完成了多项环保设施的攻关改造。
郑彩琴说,“我非常自豪,在美丽中国的‘绿色梦想’照进现实的新时代,有我们石化工人的贡献!”
作为扎根企业一线的技术精英、全国人大代表,一年来,郑彩琴对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绿色发展也有着更多的思考,“一汪清澈的河水,一片湛蓝的天空,一抹清新的空气,牵系着人民的福祉。作为产业工人,我们要抢占绿色发展‘制高点’,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攻关,拿下前沿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企业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发展道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