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关员用“小团圆”换旅客“大团圆”
西九龙站口岸迎来它的第一个春节 不少海关关员因为工作无法陪家人过节
用“小团圆”换旅客“大团圆”
赵毓伟(右)和同事在视频监控中发现一个可疑情况。
不一样的新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博峰 通讯员朱子煜、李砚伟
春节假期意味着阖家团圆,意味着一年到头忙碌生活的短暂休憩,但对在口岸工作的人来说,假期意味着比平日更繁忙的客流,春节的工作也并不比一年中的任何一天轻松。
西九龙站口岸迎来了它的第一个春节,而在这里工作的海关关员们却度过了不知第几个繁忙的节日。
坚守:
放弃休假为旅客服务
凌晨4时30分,宋芸起床了,一刻钟过后,她轻轻关上家门出发。因为是早班,所以宋芸要在5时30分前赶到深圳福田高铁站,搭乘最早一班的公务通勤专列去往位于香港的西九龙站口岸,做好迎接出入境旅客的准备。十几分钟后,刚打了个小盹的她带着惺忪的睡眼走出月台层,从地下三层的平台抬头望了眼口岸中庭直通地面大厅的双层天窗,天才蒙蒙亮。虽然已是春节,但宋芸知道,一个平凡的工作日又开始了。
去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正式开通运行,标志着香港正式接入内地高铁网络,一条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动脉”就此形成。随着春天脚步的临近,西九龙站口岸也迎来了它的第一个春节。
为了服务好全国第一个地处香港的“一地两检”口岸,深圳海关早已在全关范围内调集精英骨干,组成了西九龙站口岸的首批海关人,宋芸就是这180多名工作者中的一员。
宋芸大学毕业后就在深圳海关工作,先后在罗湖海关、深圳湾海关、西九龙站海关任职,负责在旅检一线查验旅客携带的行李货物,而今年也是宋芸在旅检一线口岸度过的第20个春节。
她感叹道:“从20年前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罗湖海关,到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时开通的第一个‘一地两检’口岸深圳湾口岸,再到如今第一个‘一地两检’通关模式的高铁口岸西九龙站口岸,能亲自见证这些历史时刻我倍感自豪,同时也深感重任在肩。”
每逢节假日,正是口岸工作的繁忙日。春节期间,探亲、旅游的旅客猛增,包括海关、边检等在内的口岸工作人员都放弃休假,只为在保障关境安全的同时,给旅客们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用自己的“小团圆”去换来旅客们和家人欢聚的“大团圆”。
宋芸回忆道,以前深圳还没有禁放烟花时,有一年春节下班后她独自回家,看到滨河大道那边绽放的烟花,街头满是沉浸在节日喜庆气氛中的人群,而自己却才刚刚下班,一身海关制服都没来得及换。那一瞬间宋芸感觉自己“太另类”了,但与此同时,这份职业的“与众不同”所带来的使命感、神圣感也油然而生,她知道,千家万户的欢笑声中,有自己的一份贡献。
理解:
家人是坚持的力量源泉
宋芸说,这么多年来,她的工作虽然忙碌,但是家人对她十分理解和支持,“特别在照顾孩子等方面,帮我解决了后顾之忧。”她说。
宋芸的同事赵毓伟也表示,这些年来,传统节日总是没办法陪在家人身边,多少有些遗憾,但自己的妻子也在海关工作,所以彼此很能理解职业的使命何在,“很感谢家人的支持,让我可以很放心,希望他们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记者采访时,发现赵毓伟双眼布满血丝,高大干练的他笑着解释:“平时睡得晚,今天正好是早班,急匆匆洗把脸就开车出门了。”但其实,赵毓伟的坚守与担当并不像他的笑那样轻描淡写。
2012年,他的妻子李馨怀孕7个月时被确诊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医生都觉得可以选择“带胎化疗”控制病情,但为了孩子,李馨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暂时放弃化疗,一直支撑到孩子顺利降生。新生的生命、家人的爱让李馨有了坚实的后盾,她凭着顽强的信念,又撑过了后续的化疗和移植。如今,他们的女儿刚刚过完6岁生日。
“我爱人身体还是比较弱,以前照顾孩子主要是我,但调到西九龙站海关后,就没办法保证能每天接送孩子,现在更多的是家里的老人帮忙照顾下。”赵毓伟说家人是重要的力量,这些年来家人们也算是风风雨雨都经历过了,但一直都是一家人在一起共同克服这些生活中的困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