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不断丰富 故宫文创发展需破解管理短板

网络 admin 2019-02-02 22:27  阅读量:6592   

  “角色”不断丰富故宫文创发展破解管理短板

  新京报漫画/赵斌

  一家之言

  必须厘清“快”与“慢”的边界,如果过度变现,可能会透支其品牌。

  搞综艺、开咖啡店、卖彩妆,故宫屡屡引爆话题。“放下身段”吸引年轻人,据媒体报道,2017年故宫所有的文创产品总收入达15亿元。故宫的“角色”不断丰富,600岁的故宫能否真正实现在“网红”大IP路上“逆生长”,还要经历更多的考验。

  12月9日,“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以下简称故宫文创馆)微信公众号推出了6款故宫国宝色口红,“故宫淘宝”官微发了一条“否认”微博,称“目前市面上见到的所有彩妆并非我们所设计”,还声明“故宫淘宝”的“原创彩妆”要周二发布。

  同为故宫牌子,故宫文创馆、故宫淘宝及“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分别是三个不同的主体,运营主体不同,所属部门也不同,主攻的商品也有区别。然而,当几个运营主体不断扩大周边产品品类,就必然出现同类产品,从而发生利益冲突。这其中所暴露出来的,就是故宫文创产业所对应的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故宫文创园平台也是一个大的孵化器,在这个平台里,可以看到各种文化创意产业业态。故宫管理者勇于创新和探索,积极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厘清“快”与“慢”的边界,如果过度变现,可能会透支其品牌。故宫无论是自营还是与他方合作,其产品都要通过市场检验,成为东莞文化产业的一个标杆,因此不管是在产品上还是业态上,都要以品质为核心,形成独特的、别人难以模仿的亮点。故宫文创产业不能一味追求快速扩张,在产品品质把控及品类管理上还需做到精益求精,有些时候适当慢下来。

  故宫文创产业还需补齐管理短板。多个文创运营主体如何协调?一旦出现矛盾,是否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予以协调?故宫在对各方运营主体合理放权的同时,如何做好更为科学的管理规划,避免此类产品打架事件再度发生?这都需要故宫尽快在管理机制上加以完善。

  故宫文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建立更具长远效应的激励机制。这就牵涉到包括融资乃至上市等关键性问题。目前,像故宫这样具有特殊性身份的文化主体,能否走出这一步有待观察。毕竟,之前少林寺上市传闻闹得沸沸扬扬,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此类特殊文化主体是否可以彻底市场化?是否可以进一步探索管理主体与运营主体分开、采取不同主体不同管理办法?这都需要相关政策层面的相应研讨。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遗产的故宫,需要在文化产业化与文化保护上保持平衡,而最重要的就是在管理体制上,既要推动以往相对滞后的地方加以变革,又不能太过“超前”而脱离国情民意,这是一道考验决策者和管理者智慧的命题。

  □远山(财经评论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