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重视“人”的因素 谨防“兴利滋弊”
谨防“兴利滋弊”
●从现实来看,群众听到党中央为民务实的政策无不为之高兴,但由于有的领导干部不担当不尽责,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更有甚者索性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变成标语和口号,致使党的好政策得不到落实,造成群众缺乏应有的获得感。
清代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记载,胥吏虽是公务人员,但却没有品级、地位不高,所以有追求的人往往“不耻为吏”。也正因此,一些胥吏自暴自弃,甚至成了“无赖”——朝廷想要兴一利,他们就“随所兴者滋百弊”;朝廷想要革一弊,他们就“随所革者滋他弊”。
如此一来,后果就十分严重了,正所谓“以无赖之人而政出其手,则无所往而不为弊也”。说白了,那些不负责任、胡作非为的胥吏,就如“歪嘴和尚”一样,会把“好经”给念歪,导致“兴利不成反滋弊”的怪现象此起彼伏。
对于公职人员来说,在执行上级政策时,如果不是出于公心,而是只顾私利,再好的政策也会跑偏、变味。北宋时期,宋神宗为整顿吏治、严明司法,专门颁令:如果刑审官员能从已审结的案件中找出违法不公的事实,即可官升一级。结果,新旧两派势力只看立场、不问是非,使得这一政令沦为不同势力之间互相攻讦的武器。
这种政策设计初衷与实际执行效果“南辕北辙”的现象,在经济学里被称为“逆向激励”。实践表明,“逆向激励”效应一旦大行其道,不仅会违背政策的初衷,还会进一步扩大损害政策和施政者的公信力。换言之,不仅无法兴利除弊,还会从“滋一弊”向“滋百弊”蔓延。
因此,谨防“兴利滋弊”,应当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必修课”。从现实来看,群众听到党中央为民务实的政策无不为之高兴,但由于有的领导干部不担当不尽责,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更有甚者索性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变成标语和口号,致使党的好政策得不到落实,造成群众缺乏应有的获得感。
如,中央要求取消不正当福利,少数地方和部门不是从领导机关抓起,而是向基层的正当福利“开刀”,被形容为“上面害病,基层吃药”。又如,中央要求践行群众路线,有的单位和办事人员“门好进、脸好看”,却不解决实际问题,“硬钉子”变成了“软钉子”。
由此观之,一项好政策出台之后,需要跟进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对那些把“好经”念歪的人及时亮出“黄牌”,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偏,同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形成正确导向、正面效应。否则,等到问题堆积如山,再想纠正就非易事,要耗费的各种成本也更高。
遏制“兴利滋弊”,必须充分重视“人”的因素,既要让不想干事、干不成事的人失去市场,也要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搭建舞台。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新时代为能者展现才智、实现抱负提供了大好机会和闪亮舞台。而能者的担当,就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干兴利除弊、造福人民之事。(魏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