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流浪地球》中的科技元素
好影的成功是多方面的
——解码《流浪地球》中的科技元素
影《流浪地球》火了!这部改编自“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影片在春节上映后,短短几天就获得了超高口碑,迅速呈现“刷屏”之势。
截至2月17日下午3点的统计数据显示,《流浪地球》累计票房已超过37亿元,成为今年春节档票房当之无愧的冠军,并升至中国影票房总榜第二名,更被媒体评价为“开启了中国科幻影的新纪元”。
好影的成功,离不开感人的故事、起伏的情节、饱满的人物。对《流浪地球》来说,这部影片的好口碑很大程度还源于其“硬科幻”特点,即科学、严谨的设定与底蕴。记者采访了影的制作团队及相关专家,解码《流浪地球》中的科技元素。
细致考据让科幻足够“硬”
《流浪地球》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太阳即将毁灭的假想未来。为了避免被不断膨胀的太阳吞噬,人类最后选择建造出巨大而众多的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太阳系,踏上寻找新恒星的流浪之旅。
人类“带”着地球一起去冒险,这样颠覆性的故事情节非常具有吸引力。正如《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2015年,郭帆导演找到我,希望做‘流浪地球’这个项目,我特别兴奋,立马就同意了!”
为了把小说搬上银幕,以“大刘粉”(刘慈欣粉丝)自居的龚格尔从此与郭帆一同奔走着。
在原著中,让地球从原有轨道“飞”到4.2光年远的比邻星,是一场长达2500年、需要100代人才能完成的恢弘计划。它要经历使地球停止自转的刹车阶段、加速驶出太阳系的逃逸阶段、利用木星完成加速的先流浪阶段、继续加速再减速的后流浪阶段和泊入比邻星轨道的新太阳时代等5个阶段。
考虑到影艺术表现形式,《流浪地球》影进行大胆改编后,重点展示的是距今50年后地球靠近木星时产生的危机,属于先流浪阶段中短暂的场景。
“中国影之前没有这样的工业产品,对我们来说,无论是创意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是巨大的挑战。”龚格尔说,为了对影中出现的科学原理和基础设定进行把关,他们专门聘请了由物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专家组成的科学顾问团队,构建出一套自洽的世界观体系。
50年后的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在科学顾问团队指导下,影制作团队专门编写了一本《〈流浪地球〉世界观概述》,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甚至细致到学校的课程设置、影片中每个道具的由来。
“2034年,行星发动机研究成熟,由最具大型工程建造经验的中国政府主导建造;2039年,第一组行星发动机启动,联合国计划在30年内让地球停止转动……”在另一本制作团队编写的《1977—2075年百年编年史》中,100年内“流浪地球”世界里发生的大事被悉数列出。如此严谨的态度,让很多参演的演员惊呼“没想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苟利军告诉记者,自己曾受邀去导演工作室观摩,并认真观看了该影。“这部影被定义为‘硬科幻’,涉及很多天文学知识。”苟利军介绍,比如故事的大背景里,太阳在燃烧完最中心的氢之后,因中心氦进一步发生聚核反应产生更多热量从而发生膨胀进入红巨星演化这一点就为很多人所熟知,完全符合我们的科学认知。
75%特效由中国团队完成
除了影片故事本身,影的幕后制作也成为一大关注点。看过《流浪地球》的观众,都对片中的“硬核”特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巨大的空间站、精密的太空舱、别有洞天的地下城、铁甲洪流般的运载车……这样一部国产科幻影,究竟是如何把“想象”变成“影像”的?
“可参考的内容非常少,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对此,影视觉特效总监丁燕来直呼“恐怖”:“剧本里好像没有什么是可以拍摄到的,也没有什么是可以直接用的。”
丁燕来告诉记者,要将科幻小说里的一句话变成画面,实现起来很难。为此,他们画了3000张概念设计图,这其中包括行星发动机、地下城、运载车等所有场景的细节构思,而且每一个场景都要制定详细的特效拍摄方案。
行星发动机是本片的重要元素之一。为了生存,人类倾尽所有,在亚洲与美洲建造了12000座推动地球前进的行星发动机,每一座都将为地球提供150万亿吨的推力。
原著描述,行星发动机的直径达十几公里,高度比珠穆朗玛峰还高2000多米,难以想象的庞大全貌让人充满好奇。为了呈现这一奇观,最初美术团队设计了十几版不同方案供选择,有圆形发动机、方形发动机、柱形发动机等多种形状,但是都被否决了。
“最终定下的这一版是最符合力学支撑结构、最能展现发动机体量感的设计。”丁燕来说,影片中展现的行星发动机由紧贴地面的7个支架支撑,有6个巨型排气孔散热,中心喷射着蓝色强光柱,工业感和未来感十足。
影中俗称的“特效”,包括物理特效和视觉特效。前者包括片中具有机械感的外骨骼和防护服,以及各类特殊道具和烟雾、风雪等可现场拍摄的特效,后者就是最吸引眼球的脑生成的图像效果。
记者了解到,《流浪地球》从前期概念、美术指导、服装道具到后期大部分特效,基本都是国内特效公司完成的,整体工作量在75%以上。其中,墨影像制作(MoreVFX)和橙视觉(OrangeVFX)两个中国本土团队负责了全片超过一半的视觉特效镜头,包括片中难度最高的部分。
陆家嘴被冻成冰块,东方明珠被冰封,上海中心从冰面露出头……影片中冰封上海的场景让观众震撼不已。而在丁燕来的印象里,上海场景的一个镜头前后改了251次,成了修改次数最多的特效镜头。
此外,制作团队为了还原原著中的经典场景,在空旷的场地连同地下城和太空舱一起进行了10万延展平方米的实景搭建,并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协助美术置景工作,从整体结构设计到场景搭建细节做到精益求精。拍摄前,团队制作了8000张分镜头画稿、30多分钟的动态预览、详尽的制作流程和拍摄方案以及以镜头为单位的统筹和通告单等,为拍摄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其实有很多元素,我都不知道该是什么样子,但是他们都给做出来了。”《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及影片监制刘慈欣曾向媒体表示,例如片中的运载车和太空站等,制作团队不仅设计出外观,甚至将内部操作驾驶的界面和座椅也都还原出来。
“‘带’地球一起走”能实现吗
优秀的科幻作品能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真挚情感融入科学幻想中。回顾《流浪地球》的剧情,其中无不体现着中国人对家园故土的眷恋情怀,以及愚公移山般的执着精神。
原著中,太阳在进入红巨星演化伊始,人类在选择逃生路线时产生了分歧,“飞船派”与“地球派”各持己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