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剧演员王梓:跟观众掉进同一个脑洞,特别刺激
默剧演员王梓:跟观众掉进同一个脑洞,特别刺激
默剧演员王梓,是拿大顶剧社的创始成员之一。从误打误撞开始在街头表演,王梓的独角戏一发不可收拾,从全国各处的剧场飞来的演出邀约不断。他的糅合了传统默剧、小丑戏及口技的表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其风格像活的卡通片,夸张又充满出人意料的想象力。
刚过完年,王梓带着他的默剧独角戏《Pa!》在广州、武汉等地开始新一轮的巡演,很多观众闻风而动,去追他们的“默剧王子”。
2017年的“第五届乌镇戏剧节”上,王梓凭借默剧独角戏《离家出走》获得了青年竞演小镇奖“最佳个人表现奖”。乌镇获奖之后,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天津曹禺戏剧节、南锣鼓巷戏剧节等等这些国内外的知名戏剧节纷纷抛来橄榄枝。王梓始终坚持自己极具个人特色的原创演出,他在台上唯一会说的一句话是:“亲爱的观众朋友,我们的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把手机调成静音,不要拍照和录像。如果实在想留些纪念的话,我们是默剧,大家可以尽情录音。”
默剧在中国做的人太少了,“国内我知道的默剧演员用两只手就能数过来,我们剧社就占了一半。”成绩做出来了,王梓有点小骄傲,剧社的几个台柱子平时会互相捧逗:您真是我见过的中国最好的默剧演员了,比剩下几个人都强。
我能用默剧说话了,观众也就能接收了
1989年出生的王梓,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孩子,他的妈妈是中国杂技团的演员,王梓跟着妈妈在舞台边长大。
妈妈工作太忙了,没时间照顾王梓,从小把他扔在剧场里。上小学时,王梓印象最深的就是,放学后妈妈会直接把他接到剧场,他要么在后台写作业,要么就趴在排练厅里看他们排练。
排练厅里杂技、魔术、马戏、滑稽剧轮番上阵,六七岁的王梓身高重量正合适,“拿你儿子练挺好的”,玩笑话成了真,妈妈真就把他塞进水缸里,练习负重蹬缸。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让王梓从骨子里深深迷恋那种现场和人互动的感觉。
王梓小时候属于胆子小,但是有很多鬼点子的小孩。小学时爸爸妈妈就已经看出来王梓不是“念书的料”,学习差、好动、贪玩、爱幻想,他们决定“让他早一点从艺,不然就耽误了”。就这样,父母开始给王梓请老师学表演,初中他就读的是艺校。
王梓觉得他考北京影学院表演系还挺容易的,不过上大学后他的表演课交作业时常常因为跟同学交流的不好,总是最晚才交上。后来的他,也的确走了一条跟所有同学都不同的路。从北表演系毕业后才二十出头的他,也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喜欢做现场,就去演话剧,默剧就是王梓那个时候自己尝试、融合的东西。
家里一开始并不支持王梓做默剧,爸爸妈妈想让他好好演正剧,“我的形象也不适合啊”,他们说“你演反派啊”。王梓也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他们担心在国内做默剧几乎是空白会很辛苦。爸爸妈妈认识很多前辈,他们甚至给王梓“塞进”过很多剧组,“特想把我引到影视剧的道路上,可是在剧组里拍东西,没办法连接观众,没意思,不喜欢。”后来他索性跟家里挑明了,“我有一个很想干的事,就很想把它干好。没有关系没有资源我也不觉得它很难。我喜欢做就让我做呗。”
王梓越玩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噢!这个东西就是我一直特别想把它弄明白的。”以前吊儿郎当的他开始刻苦,开始用功。默剧仿佛打开了一个神秘的通道,他越往里走越想深挖。
这期间,王梓开始疯狂参加很多课程,走进去才发现,默剧的门类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他给自己定了个计划:先学习两年,边学习边摸索。一想到新的东西,就和学习吸收到的结合起来,做一个小演出,“胆子很大,想怎么演就怎么演”。这种实验性质的演出王梓保留至今。
一天,王梓一下打开了,以前老觉得默剧是“拿掉语言、不要语言了”。其实不对,默剧也是语言,它是另外的一种语言系统,它的动作更需要细化、处理来表达。寻找到这个感觉,王梓欣喜若狂, “我能用默剧说话了,观众也就能接收了!”
一开始观众的反馈和自己想的完全不同,像突然领会了武功秘籍,再演出时王梓发现,观众慢慢变得能互动了,甚至在下面模仿他。
参加比赛,也不会有紧张的感觉
第三届乌镇戏剧节王梓是跟着朋友去蹭玩,他看到团里的小伙伴在街头表演时太累了,主动说:“你们演不动了也别干着,要不我来演。”戏剧节到一半的时候,王梓走在大街上,就会有人过来问他“你后面还有没有表演”。第二年,王梓报名正式参加了乌镇戏剧节,“那届人巨多,后面人越来越多”。连着参加了三年乌镇戏剧节的嘉年华单元,王梓成了“老熟客”。等到第五届乌镇戏剧节,王梓参赛了,获得了“最佳个人表现奖”。
王梓记得很清楚,那届有全国各地300多部作品参与评选,层层筛选后18个剧目入围决赛。在乌镇戏剧节11天的时间里,不间断地进行了三轮公演评比,专家评委有田沁鑫、赖声川、孟京辉、黄磊等等,还要综合观众的投票结果,最终只评选三个奖:特别关注奖、最佳个人表现奖、最佳戏剧奖。
朋友们说他是唯一一个不像参加比赛的人,“很奇怪,我不会有紧张的感觉。我挺想让自己紧迫的,但就是紧迫不起来。”赛前每个剧组给两个小时的排练时间,王梓只用一个小时就排练完了,主办方都惊了:“所有团队都说时间不够用,你们却一小时排完了!”那天在剧场里比赛完,王梓是唯一一个收拾好包掉头就冲出去的人,“我还要赶嘉年华的街头场地表演。”王梓的身影经常出现在街头,黄磊在颁奖时禁不住赞了一句“这小伙子特别勤快啊”。
在王梓长时间探索默剧的过程中,卡通片对他的影响特别大。
王梓上幼儿园开始,就特别喜欢看卡通片,爸爸那时候在俄罗斯,会给他买很多卡通片的录影带背回国。王梓最喜欢《猫和老鼠》,它没什么台词,动作简单、音效表达的情绪特准,特别有意思。“我吸取了很多动作的张力,加到自己的表演中。比如一个小孩子找妈妈,我们平时怎么找?可能直接喊妈咪就好了,但是加上一些动画效果,一边喊,再床下边找找、水瓶里找找。就不一样了,这是卡通带来的画面感。”Tom和Jerry在追跑打闹的过程中会受伤,Tom甚至有时候就被切碎了。但是下一个画面它就又开始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逻辑,这就是小孩子的思维。
卡通世界吸引王梓的是,一切都可以是玩笑,这一秒死掉,下一秒就可以活过来。
生活中特别需要说出来的,又不太可能直白地说出来的事,会成为王梓创作的源泉。虽然他做的默剧几乎都是喜剧,但每个故事都注入了他想要表达的心思:在获奖作品《离家出走》的结尾,他最想说的话就是“我很孤独。看起来跟爸爸没有话说,但是爸爸对我又特别重要,在我孤独的时候最想念爸爸”。每个故事王梓都会先抓住一个硬核,再去搭建丰满有趣的内容。
所有快乐都来自于想象
拿大顶剧社2011年成立,今年进入第八个年头了。一开始王梓他们做很多奇奇怪怪的表演。有一次突然想尝试不用语言去表演一个剧情,看能不能演出来,那个时候谁都不知道默剧是什么。
脑子里奇怪的想法能够做出来,用想象力能够塑造出来,是让王梓坚持多年的动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