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狂欢“闹”元宵:洞见中国传统节日IP“诞生记”
(新春走基层)全民狂欢“闹”元宵:洞见中国传统节日IP“诞生记”
杭州2月19日 (见习记者 范宇斌)行至高潮的“中国年”,元宵之际,故宫博物院又添“一把火”:快600岁的紫禁城首次以博物院身份办“灯会”,紫禁城古建筑群将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公众开放……“紫禁城上元之夜”燃起民众“进宫刷夜”的无限热情。
图为:猪年花灯 范宇斌 摄
相较于追求阖家团聚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则属于中国人的“狂欢节”。走出家门赏花灯、猜灯谜、看舞龙舞狮,才是打开元宵节的“正确方式”。
“花市灯如昼”,赏花灯是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在中国古代,上元夜结伴赏灯的“仪式感”,酝酿出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诗情与浪漫。
图为:赏花灯 范宇斌 摄
时代变迁,月与灯依旧。
在浙江黄岩,再现邻里携伴,提灯游巷,重温旧时元宵盛景;在江苏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千年古渡与“小猪佩奇”花灯,相映成趣;在香港,璀璨夺目的彩灯会,融入了音乐舞蹈表演、马戏表演、掌故及灯谜竞猜等活动,为新春增添热闹气氛。
图为:听戏 范宇斌 摄
“上元之夜”成为刷屏的热议话题,古老的故宫焕发生机“逆生长”。全民狂欢“闹”元宵正成为一道“文化大餐”,折射出传统节日与社会发展一同“日日新”。
在中国,食物构成了传统节日文化谱系的另一重要元素。
端午粽子、中秋月饼、冬至饺子、夏至面……元宵节依然如此,汤圆就是这个节日的“标配食品”。
“火方然,汤初滚、尽浮锅面。”从南宋词人史浩《粉蝶儿·咏圆子》中描绘的“浮圆子”(汤圆),到如今,汤圆已经从纯粹的“节日食品”变成了“日常食品”,带动着食品消费。据京东18日发布的《元宵节前期消费大数据》显示:元宵和汤圆的销量在元宵节前期都得到了大幅增长,环比增幅分别超过520%和240%。
图为:“小猪佩奇”花灯吸引年轻人喜爱 范宇斌 摄
“吃元宵和赏灯是元宵习俗中的两件大事。”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认为,鲜明的“节庆符号”是元宵节一直在传统节庆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也让元宵节在国际舞台上更容易被传播、被识别。
他表示,通过社交网络等新兴的传播方式,自带“社会狂欢”属性的元宵节,更容易链接起民众,尤其是年轻人,通过精彩纷呈的传统民俗活动,让喜庆有更广泛的意义。(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