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年前琥珀里发现隐翅虫 捕食方式是吐长舌头
一亿年前的琥珀里 发现隐翅虫会伸舌头捕食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盛捷 记者 于丹丹)记者昨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蔡晨阳研究团队在一亿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发现两种突眼隐翅虫化石,化石罕见地保存了高度特化的捕食器官——“舌头”(即:下唇)。这也是迄今为止,在琥珀中发现的最古老的“吐舌头”甲虫。这也是突眼隐翅虫特殊捕食行为的最早化石记录,直接证明了突眼隐翅虫在白垩纪中期已经演化出高度特化的捕食行为。与现在的隐翅虫相似,它们的捕食对象很可能是包括跳虫在内的小型猎物。该研究于2019年2月18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当代生物学》上。隐翅虫科(鞘翅目)是昆虫中多样性最高的一个庞杂类群,分为32个现生亚科,已描述的种类大约70,000种。目前隐翅虫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它们形态特征的演化,而对某些隐翅虫特殊行为的演化历史知之甚少。专家分析说,一亿年前的隐翅虫,它们的捕食对象应该也和现代的一样,即捕食跳虫。跳虫会跳很远,非常灵活。突眼隐翅虫进化出来的这种吐长舌头的方式就是针对快速移动的猎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