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孩子”要去西班牙参加国际科研比赛了

网络 刘洋 2019-02-20 10:34  阅读量:17811   

  新民晚报讯( 首席记者 王蔚)今天开学,然而有一些被称为“ADHD孩子”的学龄儿童,原本他们应该坐进小学和初中的课堂,却因自身的缺憾而只能呆在家里,由家人全天陪伴着。ADHD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症”的英文缩写。患此病症的的孩子里还有一小部分人是没法正常上学的。出人意料的是,本市一群“ADHD孩子”竟然抱团,像模像样地做了一个课题——《学龄期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家庭背景调查研究》。下周,他们将派代表带着这项课题去巴塞罗那参加第20届西班牙国际青少年科研比赛。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症患儿的表现各有不同。有的孩子身体经常扭动,无法安静地参与集体活动;有的孩子上课、做游戏很难维持注意力,别人说话不会仔细聆听;还有的孩子自制力特别弱,还要经常骚扰别人。据统计,国际上学龄儿童ADHD的患病率为6%至9%,中国学龄儿童的患病率为4.3%至5.8%,按此计算,本市目前至少有数以万计的“ADHD孩子”。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在课堂上坐不住或学习、生活上存在这样那样障碍的孩子,他们汇聚在了一个叫“ADHD儿童上海公益项目组”里,从去年8月开始,其中的12名孩子在新华医院儿童心理科专家张劲松的辅导下,展开了一项对百余名患有同样病症伙伴的家庭调查。

  课题组的第一作者是11岁的凯文。他介绍,调查对象为本市部分依据ADHD临床诊断标准被确诊且年龄为6岁至15岁的患儿。课题组调查发现,一旦儿童被确诊为ADHD,绝大部分家庭会采取干预措施(占比94.7%),最常见的干预措施是调整亲子相处模式和关系(占比76.4%)、加强运动(占比70.8%)和药物治疗(占比61.1%);“ADHD孩子”最凸显的就诊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业障碍、行为障碍和生活障碍;教养人最常见的问题是焦虑、紧张且易烦躁,其次是对患儿暴躁、打骂、无耐心;可喜的是,85%的“ADHD孩子”经过干预措施后,原先所存在的问题均有所改善,因此,课题组热切期盼他们都能早日重回校园。

  下周代表上海赴巴塞罗那参加国际青少年科研比赛的两位“ADHD孩子”,一个是凯文,另一个是12岁的女生丫丫。据丫丫的爸爸林先生介绍,当女儿1年级时被诊断出ADHD后,他和妻子都近乎奔溃了。丫丫不仅患有书写障碍,缺乏自控力,有时候还会爬到课桌上躺着甚至突然站到桌子上,有一次竟然坐到了五楼的窗台,把老师和同学们都吓坏了。每次测验和考试,丫丫的分数很少能达到两位数的。“女儿退过学,进过寄宿制的私塾,用了各种办法都没能让她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最终,在正确的医疗干预和运动康复后,丫丫的情况才得以好转。今天,当我看到孩子一早又能背着书包重回课堂时,真的是说不出有多么的激动啊。”他说。

  凯文的妈妈孟女士是“ADHD儿童上海公益项目组”的负责人。她难忘的一个场面发生在孩子参加上海地区的初赛时。那天,当凯文和丫丫完成课题答辩后,在场的所有专家都情不自禁地起立为他俩鼓掌。“自从获得参赛资格后,包括整个春节在内,凯文和丫丫都在苦练英语。凯文英语一直不错,还曾获得过CCTV希望之星英语幼儿组南京市第一名。前两天他还写了80张‘福’字条幅,准备带到西班牙送给外国的小朋友们。”她说,凯文还以小学生的身份加入到由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汪晓赞领衔的《ADHD儿童身心融合干预的探索性研究》课题组,除了凯文,其他研究人员均为博士和专业研究人员,目前这项课题正在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