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组委详解《遗产战略计划》 场馆将实现5G信号覆盖

网络 刘洋 2019-02-20 12:48  阅读量:16308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 题:打造奥运遗产“北京方案”——北京冬奥组委详解《遗产战略计划》

  新华社记者姬烨 汪涌

  北京冬奥组委19日发布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以下简称《遗产战略计划》)。遗产工作是历届奥运会、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特别是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和《新规范》的指引下,北京2022的遗产工作正在努力打造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北京方案”。

  申办2022年冬奥会和2024年夏奥会过程中,很多城市中途退出;而里约奥组委也因奥运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不少场馆赛后被闲置。原先抢手的奥运会“香饽饽”似乎已不再那么吃香。在此背景下,国际奥委会在2014年底颁布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围绕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信力和吸引青少年这三大主题主动求变。  

  作为《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第一届从筹办初期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的《遗产战略计划》将努力创造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7个方面的丰厚遗产。

  “双奥之城”充分利用奥运场馆

  在19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奥运遗产取得的进展。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表示,北京作为“双奥之城”,奥运遗产非常丰富,尤其是在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北京冬奥会将最大程度利用好2008年夏奥会的众多奥运遗产。冬奥会北京赛区共有13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其中11个为北京2008遗产。

  刘玉民介绍,冬奥会延庆赛区依托小海坨山而建,在整个赛区的规划设计中,秉承了“山林场馆、生态奥运”的核心设计理念,建成后的延庆赛区将是“国际顶级的滑雪竞技中心,服务大众的冰雪休闲度假胜地”。

  他举例说,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延庆冬奥村3个场馆都是新建场馆。赛区3个场馆的永久性设施赛后将全部予以保留。其中,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将用于中国国家队和国内外专业队的训练和国际赛事的举办;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后将增设群众体验入口,开展大众体验项目;延庆冬奥村将改造成自然环境优越的温泉度假酒店,为该区域提供舒适、宜居的度假场地。同时赛区内还将建设多处大众滑雪道。

  在春夏秋三季,延庆赛区将充分利用延庆区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优势,改建户外拓展训练中心,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山地自行车、登山攀岩、徒步穿越、滑草、滑车、极限运动等户外项目,加快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休闲、山地体育等产业,实现冬奥场馆的四季持续运营。

  “可持续发展”贯穿筹办始终

  “可持续发展”是《奥林匹克2020议程》提出的标志性理念和任务,绿色办奥也位居四个办奥理念之首。《遗产战略计划》的环境遗产包括加强绿化美化建设、大幅提升京张两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无论生态环境保护还是场馆赛后利用,北京冬奥会都注重可持续性。

  北京冬奥组委延庆运行中心副主任张素枝分享了一个例子,在延庆赛区动第一锹土前,首先做的是动植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和保护工作。“为加强核心区移植树木保护,我们在张山营镇筹建800亩冬奥森林公园,聘请北京林业大学森林恢复、古树大树移植等方面专家,对赛区及周边2000公顷范围进行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对需要移植的树木逐树拍照、一树一档,制作二维码标识,建立可追溯、可查询的冬奥移植树木‘树履历’,对珍稀树木和可利用并能够移植的树木做到100%移植。”

  张素枝表示,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施工单位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另一方面聘请第三方对赛区环境和水土保持进行监督监测,与此同时,就地资源化利用赛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石材、木材。利用石材修筑挡墙、树池、临时停车场等,利用伐掉的灌木建木栈道、树木支撑架、环保垃圾桶、宣传牌等,对施工中的废水建立污水收集、沉淀、处理系统,防止对下游水质影响,保护水环境。

  张家口赛区作为冬奥会主要的雪上比赛赛区,未来将在赛区设置低碳奥运专区,到2021年,此区域将基本使用可再生能源。考虑到张家口赛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一直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所关注焦点之一。张家口赛区场馆群区域通过打造海绵赛区,实现场地用水就地平衡,减少外部调水使用。

  针对冬季运动场馆与传统建筑存在的巨大建筑结构差异,尤其是雪上运动项目场馆,从功能布局等方面都很难适用既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解决这个困扰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的共同难题,填补我国在建筑设计上的一项空白,在住建部、北京市和河北省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冬奥组委组织顶级专家团队,创新性地编制了京、冀两地的《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是我国首部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填补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空白。此外,北京冬奥会实现赛区由城市绿色网全覆盖,这在奥运历史上也属首次。

  冬奥会助力北京同河北比翼齐飞

  举办冬奥会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一体谋划、一体实施,实现北京同河北比翼齐飞。《遗产战略计划》的区域发展遗产包括推动京冀两地交通、环境、产业和公共服务等协同发展。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介绍说,如今,北京冬奥会的三个赛区正在通过一条高铁、三条高速和多条干线相连相通。“高铁和高速是国家大的铁路网和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奥会的筹办使得这项工作日程提前,加速了落实。京张高铁和延崇高速2019年底将开通,北京和张家口将处于一小时的交通圈,两个城市将更紧密连接在一起。”

  在筹办冬奥过程中,北京和河北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和产业发展互补互促方面也在联手行动。李森说,北京冬奥会对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无论治沙、治水、治气,还是绿化美化工作,三个赛区都在突飞猛进。此外,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优势,张家口在清洁能源、高品质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有优势,双方正共同促进相关产业互补互促。

  在公共服务领域,北京和河北也加强共建共享,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以满足冬奥赛事服务需求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百姓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帮扶力度,提升张家口市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李森说,筹办冬奥会对于举办地的产业转型、当地农民转型就业有很大帮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