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歪果仁”让中国多了一个新“人设”
通过冬奥会传递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
这个“歪果仁”让中国多了一个新“人设”
在中国,去哪里找到一双47码的鞋,困扰了以色列小伙儿高佑思很多年。
一段视频的开头,人高马大的高佑思裹着荧光橘安全背心、顶着白色头盔、穿着44码的胶皮雨鞋在隧道里蹒跚,夸张搞笑的步态拖拽出字幕《京张铁路的人和故事》。
2019年1月14日~16日,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组织“歪果仁研究协会”自媒体团队(以下简称“歪研会”)赴京张高铁新八达岭隧道和老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拍摄。作为歪研会联合创始人、会长,高佑思以职业体验的方式,与来自五湖四海的隧道建设者和坚守岗位的车站职工共同劳动,以一个“歪果仁”的视角探访新老京张铁路,并呈现出两个版本作品:一个娓娓道来,主要面向国内传播;一个轻松明快,主要针对海外受众。
老京张铁路历史逾百年,正在建设的京张高铁将连通2022年冬奥会三大赛区——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将于今年底通车运行。因此,两版不同风格的视频在春节期间、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3周年之际推出后,“到长城脚下修地铁的90后外国小哥”就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
两个视频在国内微博、微信和哔哩哔哩等平台发布后,国内总播放量近2500万;4分钟国际版目前播放量已超过125万,评论数百条。
“我们擅长宏大叙事,他们常用具象表述”
“这是北京冬奥组委外宣工作的一次破局尝试。”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常宇,大量工作是与国际奥委会、各单项体育组织以及外媒打交道,在沟通过程中,他时常能感到中西方叙事逻辑的不同,“我们擅长宏大叙事,他们常用具象表述”。
在冬奥会这样的国际公共话语平台上,倘若能从外国人的视角介入、用外国人能接受的方式去传播,再借助年轻人热衷的短视频自媒体,能否展现一个更鲜活的中国?
高佑思穿着工作服在国贸地铁站指挥人流的画面,吸引了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工作人员的注意,歪研会深度体验式视频《别见外》的第一集,就让以色列小伙体验北京地铁的志愿者,这个藏在地下的世界,全天承载着比以色列总人口还要多的人次运输压力,人群熙攘中,高佑思半脸认真半脸迷惑的表情,将融合与差异表达得恰到好处。
尝试,从今年初开始。
常宇对歪研会的同一主题作品提出3个版本的要求,“较长的供视台播放,时长居中的投放国内社交媒体,特别精简的主打海外移动端。”北京冬奥组委给了团队最大的创作自由。
“京张铁路全线最长、环保要求最严格、工期最紧张……”两次下穿八达岭长城的新八达岭隧道,带着一串光辉的“最”字出现。
歪研会内容合伙人刘祺的第一反应就是“太大了,不太符合海外互联网传播习惯。”他像挥舞剪刀的发型师,用代入感强的角色扮演、快节奏的叙事,把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打薄,分明层次,“让高佑思基于行动完成观察和体验,呈现出不同于中国人的视角。”在刘祺看来,摒弃冰冷的概念和数字,从小切口见微知著,反而能消解宏大叙事带来的压力。
青龙桥车站坚守了38年的站长杨存信,在以往的媒体报道里常是一副严肃认真的模样,而在歪研会的镜头中,他站在铁路边打了个喷嚏,高佑思给他递了一张纸。“站长为什么不能有可爱的一面?”这个细节正是刘祺希望表现的“有血有肉”。
“海外的版本需要迅速抓住受众的眼球,节奏要跑在观众前,因此会有一些剧本的设置。而国内传播的版本,则需要更细腻绵长的节奏,去反映撑起中国基建神话的是怎样一群人。”歪研会联合创始人兼CEO方晔顿表示,尽管输出的节奏不同,但内容都必须真实。
“我怕冷、怕不安全。”高佑思几乎不参与踩点,带着未知去体验,才能给出最真实的反应。“一开始会有很多看上去很傻的表现,感觉他是全中国最怂的外国人。”面对刘祺的打趣,高佑思认真回应:“我就是怂,要展现出从怂到不怂的状态,才能体现成长。”
拍摄那几天,气温多在零下十几摄氏度,隧道中不仅没有想象中阴冷,还带给高佑思巨大的震撼。在如科幻影中地下城市一般的隧道施工现场,他亲见并参与了铺设铁路的繁复工序,“好像每个人都很了解流程,不用沟通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他主动回答了境外网友关于安全性的疑问:“我在那里待了几天,很有安全感。”
在看不见阳光的隧道里,高佑思和来自贵州的工人夫妇一起浇筑和精调轨道板;在食堂和年轻的工友刷抖音,听技术主管解释隧道穿山体的走向,顺便打趣微信头像是女朋友的他是“妻管严”,“跟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人都有很多话题”。
那些“精神混血”的年轻人
这次视频“任务”应和了高佑思初到中国内地的前3天——去鸟巢看奥运、登长城、从北京坐火车去上海。
因父亲工作原因,2008年,14岁的高佑思跟随全家从以色列迁往中国。在中国的十多年间,为了融入当地生活,他下载中国人常用的App;考入北大后,高佑思结识师兄方晔顿,并因对足球的共同喜爱有了创业打算,“从体育的方向切入中西文化领域”,一同创业的还有北京体育大学的张希曼和南开大学的刘祺。
云集清华、北大、北京语言大学等名校的北京五道口,因留学生众多而被称作“宇宙中心”,中西文化在这里总能找到碰撞与融合的妥帖姿态。
2016年,歪研会创建,最先出现的节目类型就是街头采访,透过外国人的视角评论中国的事物,春运、热门影、七大姑八大姨都成了跨文化语境下的代表话题。
“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他们眼中的中国什么样儿?我们希望为一个好玩、年轻的中国,增加一些语言和表达方式。”高佑思觉得,文化平衡感来之不易,“融入”是重要条件,抛开刻板印象,带着同理心、尊重文化的不同、具备倾听的能力,才可能在中国和自己国家之间架起桥梁。
用外国人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在方晔顿看来,这不仅需要“老外”对中国怀有客观的好奇心,团队的中国成员也得是“精神混血”,“比如剪辑师得同样宽容,才能细心捕捉到高佑思表现出的差异”。
而对于短视频来说,算法能让好的内容更容易脱颖而出,加上中国短视频App在海外日益活跃,方晔顿觉得,像高佑思这样能跨文化表达的人将获得更多机会。最重要是,随着融媒体概念铺陈,不少“国”字号的单位也选择更年轻化的传播方式,在对外宣传上也真正秉承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想法,“去关心国外的网友怎么想、怎么看,怎么才能实现有效的传播。”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