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乡修路:这样的硬核公益不妨再多点

网络 刘洋 2019-02-22 12:26  阅读量:15856   

  大学生回乡修路:这样的硬核公益不妨再多点

  对于河南杞县李胡楼村的大学生来说,今年寒假过得比较“硬核”。这群20岁上下的年轻人回乡以后,发现家乡一段道路雪后泥泞不堪。他们合计一番以后,决定把在学校里兼职打工攒下的零用钱捐出,为村里买石子,在假期义务修路。春节过后,当地又下了一场大雪,胡楼村临近106国道这段路,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沦为“水泥路”。

  随着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离开了学校的课堂,走进了社会的课堂,基本上也没有闲着。大学生利用假期,上山下海,参加各种类型的田野调查,到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了解一线工作情况,可谓常态。不过,像河南杞县这些大学生那样,把目光投向身边最真实的家乡,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家乡建设,推动家乡基础设施改变的,却依然为数不多。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不过,对于涉世未深、缺乏历练的年轻人来说,往往是仰望星空的时间长了些,脚踏实地的经历少了些。不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也难免有好高骛远的毛病,命题很宏大,期待值很高,却缺乏对可行性和实际成效的评估——最终的成果主要是调研报告。尽管这样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依旧不无裨益,但社会理应对他们有更高的期待。

  自筹资金为村里修路,乍看上去,这事儿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然而,它恰恰触及了大学生生活经验中薄弱的领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培养动手能力,才是让十余年苦读的书本转化为“真本领”的关键。

  说具体点,修一条路恐怕也没那么简单。即便是铺设石子的简易道路,也要考虑到工程施工问题,后期维护问题,甚至还有财务问题,谁说不能把学校里的知识学以致用?

  新闻走红以后,有网友质疑,大学生为家乡修路,初衷当然良好,不过简易石子路能否避免将来再现泥泞难行的问题,恐怕还要打个问号。对于这样的质疑,不要把它理解为“挑刺儿”,而不妨视之为善意的提醒。否则,新闻热后,如果真正的问题反而得不到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也会被削弱。要看到年轻人参与家乡建设的诚意与热情,也要就事论事,查漏补缺。而这,恰恰就是青年社会参与的题中应有之义。

  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是年轻人社会参与的重要形式。在这个人人都在谈论公益的年代,怎样的公益才是契合社会实际需求的,是让公益获得公信与公心的难点。实际上,做好身边的公益,离不开自己的社区。就自己的家乡而言,大学生生于斯长于斯,是自己在灵魂上最亲密的一片土地,在家乡从事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是对公益精神最朴素的践行。

  坦率地说,一些地方的大学生公益活动仍然处于不成熟的状态。有的学生把参观和观摩视为公益活动的主要形式,到了一个地方,举起一条横幅,拍一张合影,就自认为完成了任务。这样的活动,不仅起不到实践公益精神的真正效果,反而会让接待的地方和单位感到疲倦,把应付大学生前来开展活动当成一件麻烦事。长此以往,真正有益的志愿活动也难以顺利开展。

  大学生回乡修路,除了身体力行地参与家乡建设,还是知识与精神的带动。当那段破路上的最后一个坑被填平后,村民们围着这几位大学生,热烈地鼓起掌来。当地乡镇干部则表态:“我们都需要向这几位大学生学习,有钱了别吃喽喝喽、打牌、买鞭炮放了,这些都没用。”据新闻报道,对于大学生自筹资金依然不足的部分,已由乡里补齐。知识群体推动乡村发展,把向上向善的理念反哺给家乡,荡涤精神风气,良好的乡村治理就有可能实现。

  让公益精神深入人心,必须豁得出去,要拿出卷起裤腿下泥地的诚心正意。看到这些大学生穿上简陋的工装,拎起铁锹,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的样子,不由让人产生些许感动和敬佩。努力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乡村,现在也许不再是什么难事;但离开了乡村的泥泞和坎坷,愿意回来一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家乡建设添一把力,也让人看到这代年轻人对故乡和“根”的真诚守护。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