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家制备新型发电织物 可为可穿戴电子产品持续供电

网络 刘洋 2019-02-25 13:52  阅读量:18907   

  山阴新闻网讯上海2月25日 (朱苗苗 许婧)东华大学25日发布消息称,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俞建勇院士和丁彬研究员带领的纳米纤维研究团队在可穿戴发织物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应用于智能可穿戴的高柔软、可呼吸、可裁剪和可洗涤发织物》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纳米能源》(Nano Energy)。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可穿戴子产品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类子设备不断朝着小型化、便携化、多功能化等方向发展。传统的供能系统如池,存在着硬质体积大、使用寿命有限、替换繁琐、解液易污染环境等缺点,如何有效地从环境中收集机械能并持续稳定地为子设备供,是科学家们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

  功能性发织物具备柔韧可编织、热湿舒适性好等优势,利用摩擦起和静感应的耦合效应,可以有效收集人体运动过程中的生物机械能并转化为能,由此解决可穿戴子产品的能源供给和续航时间问题。

  但现有功能性发织物由于加工技术和选用材料的局限,使其能量转化效率和能量密度低,同时可裁剪和可洗涤性差,限制了其应用性能的提升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针对一系列的研究难题,研究团队选用高强力、耐磨性好、弹性好的涤纶织物作为接触材料和基底材料,同时选用导性优良的柔性导织物作为极层,通过静纺丝和静喷涂复合技术对涤纶织物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在其表面附上串珠结构的PVDF纳米纤维和PTFE纳米颗粒,提高织物的表面粗糙度,同时改善织物的摩擦负性,从而大幅度提高输出性能,制备得到一种柔软透气的新型发织物。

  该发织物具备优异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同时具备优异的可裁剪性和水洗性,将裁剪过的发织物重新粘合起来,其流和压可以恢复至初始值,在不同水洗时间处理后其输出性能也基本保持不变。

  此外,将发织物与人体服装进行结合,还可以有效监测人体运动的幅度和角度,用作高灵敏的人体运动传感器。

  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是纺织学院硕士生邱倩和材料学院博士生朱苗苗,共同通讯作者是丁彬研究员和李召岭副教授。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项目、东华大学励志计划等项目的大力资助。(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