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通产业工人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网络 刘洋 2019-02-25 14:48  阅读量:18823   

  打通产业工人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广东工会将在全省推广佛山产业工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

  人才是第一资源,产业工人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满足产业工人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广大产业工人的凝聚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全省工会组织践行以职工为中心的理念,打造了一批满足产业工人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场所和平台,探索产业工人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通过打通文化服务向产业工人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日前,全省总工会加强产业工人文化服务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佛山召开,多个市区总工会、公司在会上交流经验,并推广产业工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佛山经验。

  省总工会负责人表示,广东是用工大省,产业工人是主力军,数以万计的产业工人有着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全省各级工会要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品牌打造、阵地建设和创新驱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产业工人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撰文:王彪 何韵馨 王娅

  打造服务品牌提升产业工人凝聚力

  满足产业工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广大产业工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是我省工会组织践行以职工为中心理念的职责所在。

  近年来,省总工会推动工会系统文体场馆公益转型、发挥作用,推动在产业工人相对集中、文化设施相对缺乏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城郊接合部的社区建立产业工人职工文化服务中心,推动当地政府将职工文化服务中心的发展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布局。

  佛山市南庄镇紫南职工服务活动中心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为当地村民和产业工人群体提供服务,当地工会组织在该中心开展“430学堂”,紫南辖区产业工人的适龄子女都可以于下午4:30到6点这段时间在那里写作业,为产业工人免除了后顾之忧,大大提升了其工作干事的凝聚力。

  与“430学堂”相辅相成的,还有“爱心学堂”“亲子美食活动”等,这些亲子文化活动让孩子的课外生活得到充实与满足,让产业工人的生活满意度显著提升。

  “去年我们的足球场开幕式剪彩,我就带着小朋友一起来参加,我觉得对我、对他们都很有意义。”在附近从事商工作的关小姐不仅经常参加紫南村里的文化活动,还会带着小朋友锻炼他们的能力,这让她非常有归属感。

  和佛山市紫南村一样,很多地方工会组织都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项目。

  中山市总工会的“阳光职工文化”,通过每年精心组织一系列以“阳光”为主题的文艺、体育、观影等各类活动,来培育和普及积极、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肇庆市总工会,则以职工书屋建设为抓手,至今已建书屋492家。其中,全国书屋示范点31家,省级书屋示范点65家,市级书屋396家,受到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突出文化阵地企业工会建设驶入快车道

  省总工会把做好产业工人文化服务融入工会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调动广大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正在将文化服务延伸至每一个企业、工厂、车间。

  “公司工会每年拨出专项活动经费15万元,支持各个社团、协会自主开展活动。”来自广东香山衡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下称“香山衡器工会”)的一位90后职工说,“公司工会还鼓励员工走出去,与外面的专业队伍打比赛,与社区联谊比才艺之类的活动,可以让各个组织真正‘动起来’。”

  香山衡器工会以社团建设为落脚点,加深员工的环境认同,目前已组建各类社团11个,共有335名职工文体艺骨干长期活跃在社团活动中,让员工在业余爱好的发展上,实现了不一样的自我价值。

  在各地工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很多企业工会建设快速推进,各种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由于贴近产业工人所需所想,受到普遍欢迎。

  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文体方面以健全的制度、完善的体系保障和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很多企业参照学习的榜样。

  目前,广汽集团共拥有体育馆7座,标准田径场1个,室外篮球场30个,7人制足球场9个和其他职工健身设备,共计约10万平方米的室外体育场地,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好的文体活动场所。“让大家参与到文体活动中,发扬自己的长处,自然就更有信心。”广汽集团工会相关负责人王璐说。

  工会文化建设的优秀案例不止发生在广汽集团在这样的大企业。

  在广东昌华海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过这样的案例:有一名女员工因夫妻感情不和,双方已经面临离婚的地步。公司工会建议他们参加《六星级心态》培训学习。此后不久,两人的家庭问题得到解决,夫妻和好如初。

  该企业工会负责人介绍说,企业工会通过大力提倡爱与责任的文化,为工人设立了类型多样的心理辅导课程,在企业工人得实惠、获成长的同时,企业也荣获了“广东省人文关怀示范企业”“广东省十大书香企业提名奖”等奖项。

  工会服务“上网”出现多方联动新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工人的文化需求也在发生着快速变化,互联网成为他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如何利用网络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也就成为广东很多地方工会探索创新的着力点。

  从2016年起,深圳市总工会就积极推进“四个门户”“三个平台”等媒体产品的发展,探索建立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文化服务工作模式。与此同时,通过构建新媒体矩阵,创立职工“粉丝群”,工会与职工双方不仅有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也让工会的各类信息更快、更准确地让职工知道。工会还积极构建互联网+文化服务工作新模式,搭建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将工会工作“搬到”了网上。

  这些举措很快出现成效,其微信公众号“深圳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网信办评为“全国最有影响力工会新媒体”,且连续三年被评为深圳市“年度最具影响力政务新媒体”“年度十佳政务自媒体”。

  与深圳市总工会想到一起去的还有广州市总工会。其依托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策划推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公益宣传片,组织开展“寻找最美职工”等劳模工匠精神系列宣传活动,拍摄50期视专题片,通过优质的文化产品提供,在产业工人队伍中树立了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先进典型,为产业工人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树立了标杆。

  新媒体除了用于打开交流渠道,促进沟通,还能用于企业文化塑造,从企业外部形象入手,提高职工凝聚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