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热”之后的“编程热”观察:如何走出功利性的怪圈

网络 刘洋 2019-02-26 16:26  阅读量:19598   

  孩子在组建模型小车,据徐才介绍,这套积木结构功能非常强大,主要锻炼孩子对于结构的把控能力。 来源:受访者 徐才 提供儿子小学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妈妈姜川芽就让他开始在校外学习编程了,报了一套两年的课程,花费两万六千八百元,如今儿子上二年级,已经学了一年多。  

  姜川芽说这是有“渊源”的:她一个正上高三的表弟成绩好,在信息学竞赛中获得了奖项,已经获得免考进入北大的机会。

  如今姜川芽也希望学编程能成为今后孩子升学道路中的一个重要砝码。“学习编程就跟学英语一样,提早学没有任何坏处。”

  像这样从一年级开始学编程的孩子,姜川芽身边有不少,在同一个辅导机构中,有不少她儿子的同学。

  2018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宣布,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这使一度过热的奥数等校外培训趋冷,随之而来的,是家长们对编程和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培训的追捧。

  澎湃新闻()采访培训机构从业者及学校教师发现,家长们对编程培训的态度,仍未走出功利性的怪圈。有专家建议,为避免编程教育成为下一个奥数,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如果年龄太小,学那么深,很可能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把它当成一个自主选择,才能对孩子的发展有利。”

  奥数之后,编程火起来了

  三年前,儿子9岁读三年级时,父亲徐才给他报了奥数课外培训班,从此不仅孩子陷入奥数复杂艰深的解题技巧中,他也得跟着孩子一起学起来。

  徐才到现在还记得当初陪孩子学奥数的场景,他回忆中的体验“极其不愉快”:四周白色的教室里,前排坐着25个学生,后两三排凳子是特地为陪护家长准备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家长在后排坐着跟着孩子一起不停地记笔记。

  “课前家长准备三小时,课中跟着孩子听三小时的课,课后辅导孩子三小时。”徐才说,为了能够让孩子理解课堂三个小时的知识,他得花9个小时的时间学习。看着课堂前比自己还年轻的奥数讲师,讲解着各种技巧的解题思路,徐才经常感到别扭。“其实是家长的一种焦虑心态,看到别的孩子在学,那我们的孩子怎么能落后呢?”

  各种与奥数相关的比赛比如中环杯、小精灵杯,徐才都让孩子去尝试一遍,但参加了四五次比赛,屡战屡败。他把送孩子学奥数的原因总结为一种“侥幸心态”,万一孩子在各种奥数杯比赛中获奖了呢?

  教育部取消奥林匹克竞赛高考加分后,吃过“奥数之苦”的徐才最终让孩子放弃了奥数,编程又列入了儿子的下一步学习计划之中。

  徐才同时是一家机器人编程培训机构的创办人。他明显感觉到,2015-2017年期间,自己的辅导机构中咨询编程教育的家长人数开始增多,咨询和最终报名入读的转化率也在提高。他认为,之所以在这一年中有明显的增多与国家政策的导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强调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政策刚出,徐才看到“人工智能”“编程教育”这些关键词后明白,对于孩子的培养,以编程和机器人为主的信息学是今后的刚需。“人工智能第一需要的就是跟计算机对话,你要学会掌握编程语言。”

  在徐才的观察中,目前正是信息学科教育最火热的阶段,但也避免不了家长的功利性心态。

  焦虑的家长:升学为王还是兴趣至上?

  来到徐才所在的机器人编程培训机构咨询课程的家长们,目标都非常明确。“升学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徐才说,家长们“很少有纯粹为了兴趣,没有任何功利化。“

  徐才所指的功利化与家长的需求——升学有着直接关联。在信息学竞赛中获奖不仅成为一些高校自主招生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能在中考、小升初等阶段起到积极作用。

  以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为例,2018年3月21日,北京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在北大官网上公布,其中明确指出,申报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有发明创造或参加科技类竞赛全国决赛、国际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者和在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0学)全国决赛获得优异成绩者。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课程团队通过统计整理2018年“百强中学”与各“211”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发现,百强中学里有45个学校对编程类竞赛有优惠政策,主要分为科技特长生、奥赛实验班、自主招生三类,大学对信息学奥赛的获奖要求集中在省级一、二、三等奖。

  “很多家长以为机器人竞赛获奖了能够对升学有帮助,但实际作用并没有那么大,很多奖项只是在升学材料中或面试环节里,能够给老师一个印象分。“在徐才创办的辅导机构中任职的宋杨说,在他接触的家长当中,不管家长的学历、职业背景怎样,在碰到升学问题面前,他说总体呈现一种焦虑的心态。他曾见过一类家长,“孩子没有时间参加比赛,但又需要这个比赛的获奖证明,最终只能在团队中加上自己孩子的名字。”

  宋杨认为这是因为家长对机器人和编程这类信息技术学科的态度造成的。“舍不得学校里的语数外辅导时间,但又不知道学这个(编程)的用处具体在哪里。”

  “我们希望能够让孩子培养学习编程或者机器人操作的乐趣,但家长问的最多的还是学这个有没有用?”宋杨说。

  家住浦东南路塘桥附近的杨菲同样对孩子的编程教育表示苦恼。孩子现在就读四年级,三年级时抢到了学校开设的机器人兴趣辅导班,她本来打算为孩子找一个课外辅导机构,但由于没有找到与校内课程较为匹配的辅导机构,只能让孩子自己在家上网操作摸索。

  去年12月,孩子参加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虚拟机器人创新设计与能力测评比赛获得了三等奖。她从带教老师、各种小升初的妈妈群里了解到这对孩子今后的升学有帮助,孩子在网络平台中操作的成果、在家做出的机器程序,她都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保存在自己的手机相册里,她认为这些都可以作为成果写进自己孩子升重点民办初中的简历中,“印象分肯定会加,毕竟说拿到全国奖也不容易。”

  至于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位年级在40岁左右的家长也并不清楚。

  公立学校里的信息技术学课:难度上不去,家长不理解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