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武进新“土改”:实现城乡土地同价同权

网络 刘洋 2019-02-28 01:24  阅读量:6378   

  江苏武进新“土改”:实现城乡土地同价同权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交易,截至去年11月底,武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面积占全国33个试点地区入市面积的78%

江苏武进新“土改”:实现城乡土地同价同权

  常州市贝瑞轴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许涛,在2018年11月拍到了圻庄村的企业用地,拿到了不动产证。

  受访者供图

江苏武进新“土改”:实现城乡土地同价同权

  失地农民领取生活保障证。在武进,每一笔集体建设用地出让金,都会按比例提取作为失地农民保障基金。受访者供图

  如果仅从村貌上看,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的乡镇农村和字面意义上的“农村”显然差异巨大。

  城乡分界在这里已经不分明。自市区至乡镇村,目之所及公路畅通几乎无明显过渡。一位出生在农村、工作在市区的公务员说:“除了没有大型的商业体,城区和农村没有特别大的区别。”

  作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武进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乡镇企业,平均9.4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板。在不到6000人口的武进区洛阳镇岑村,就有40多家企业。整个武进区,以往发达的乡镇企业留下了11万亩存量集体建设用地。

  此前《土地管理法》禁止集体建设用地转让、出让。村集体的建设用地须经由政府征用,变成国有土地后,再进入招拍挂市场。有学者坦言,这样的制度性障碍,既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又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15年,武进成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武进把改革重心放在了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上市交易、可抵押转让。

  土改破冰,让曾创造辉煌的土地再次释放活力。截至2018年11月底,武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面积占全国33个试点地区入市面积的78%。武进区副区长吴飞说,全区近11万亩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若全部入市,可唤醒600亿元沉睡资产。新京报记者 王文秋

  “农村的地也值钱了”

  元宵节刚过,武进已经连着下了快半个月淅淅沥沥的小雨。武进区礼嘉镇蒲岸村笼罩在一片雨雾中,广场上红灯笼还没撤,路边停满了村民家的汽车。年味还没完全退去,街上三三两两的村民还在谈论元宵灯会的热闹。

  蒲岸村前火村民小组长王东辉和记者聊起村里这几年的新变化。两年前,就是他们这个村民小组,成为武进第一个吃螃蟹的。村民小组的10.8亩地以30万/亩的价格、50年使用权拍卖成功,成为江苏乃至全国首宗入市交易的集体建设土地,终结了集体建设用地不能买卖的历史。

  前火村的集体建设土地能够入市,借了新政策的东风。

  2015年初,经全国人大授权,原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选取武进区在内的33个县(市、区)进行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等三项改革试点。在试点地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经过为期一年的调研和论证,武进出台了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暂行)等多项改革政策。

  按照武进改革的制度安排,除土地所有权主体不同外,其他交易过程均与国有一致;统一管理,入市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统一纳入年度供地计划管理;统一登记,入市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由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统一实施登记发证;统一权能,入市后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等权能与国有一致;统一监管,入市后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纳入与国有土地统一的监管平台实施监管。

  而对于村镇和村民,相比以往的土地征收,还有一个实打实的好处:土地入市后,无论是为期20年的租赁还是50年的出让,到头来地还是集体的。

  2017年2月,武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正式上线开通。系统上线后达成的第一宗交易就发生在前火村。

  前火村民小组召开村民大会,经过表决,全组42户村民都签字同意把小组的10.8亩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拍卖。

  这10.8亩地,此前少数种植了水稻,大多用作种植果树和苗木。

  王东辉告诉记者,此前,村民们对什么是“入市”谈不上有多了解,直到开村民大会表决的时候都还有村民心里打鼓,“有人担心新政策过一阵就变,也有人担心企业办差了走了怎么办。”

  相比武进其他村,前火村算不上多富裕,村里的企业不多。但前火村村里也几乎没人种地了,“年轻的不高兴种,年纪大的慢慢也搞不动了”,王东辉说,现在种地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种地不如租出去收租金,村集体的百来亩地,大多是承包出去种了苗木和果树”。

  村民庄明对比了以前土地征收和入市的差别。“以前政府工程征地,给了一笔补偿,地就没了。入市后,我们直接从政府拿钱,更有保障,而且50年后地还是自己的。”

  类似前火村这样的集体土地出让交易,武进区有一笔总账,对以出让方式入市的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区政府收取调节金:出让价格100万元/亩以内,按总价的20%上缴区财政;出让价格在100万元-200万元/亩,按总价的30%缴纳;超过200万元/亩的,按总价的40%缴纳。剩余部分收益则由镇、村集体、村民进行分配。

  记者接触到的村民,大多说不清这笔总账是怎么算的,但对自己土地每年的收益,往往门清。

  庄明告诉记者,村里出让的10来亩地,以前承包出去栽果树苗木的,一亩地能收1100块。

  入市交易后,这10.8亩地324万的出让收益里,减去区里按照20%比例收走的约64万元收益调节金、企业办不动产证的8万元手续费、镇里补给村里的7万-8万元失地农民补偿保障基金后,剩余的收益由镇村四六分账,村集体的这六成收益作为本金,每年生的利息用来给村民分红,“每年的分红差不多能够到1600元/亩”。

  如今谈到决定出让前一些村民的担心,庄明告诉记者“那肯定还是现在好,好处是能看得见的”,“企业就算走了,地还在那儿,厂房也搬不走,怎么算我们也不吃亏。”

  对比了村里出让的这块地和镇上工业园区国有土地的出让价,王东辉得出的结论是“差不多”。“农村的地也值钱了”。

  2018年底完成的常州市武进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底,武进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共9991宗、8.32万亩,交易总金额70余亿元;通过入市后办理抵押184宗、2981亩,涉及金额14.5亿元。

  补发“出生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