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前的北京如何取暖?京师木炭用量惊人
明代的一场能源和生态危机
刘永加
现在冬季取暖用暖气和空调就解决了,那么四百年前的北京怎么取暖呢?那时北京作为大明王朝的首都,人口最多时达到百万之众,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大都市。如此多的人口聚居,燃料供应自然就是大问题,尤其是冬季取暖用料问题尤为突出。
京师木炭用量惊人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燃料居第一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北京作为京师,仅皇宫及各衙门、厂库所需的燃料数量就极大。其中内廷耗用柴薪的数量最多,明弘治以前大约是每年2000余万斤。
为了保证北京皇宫及各衙门所需的巨额柴炭,官方选择了林木较多的太行山北段,于宣德四年设立了易州柴炭厂,当时称“山厂”,派专人管理柴炭的采烧。山厂衙门最初设在保定府易州,柴炭也多在易州沙谷等山厂开采,但自宣德五年(1431年)起,至正统十四年(1449年),“取用已久,材木既尽”,于是在景泰元年(1450年)初,移厂到真定府平山、灵寿等处采烧。后来考虑路途遥远,怕影响京师供应,到天顺元年(1457年),再次把山厂移回易州城西北二里的地方。
山厂隶属于工部,工部在山厂建有部堂,设督理侍郎一员总管其事。在山厂劳动的人役称为砍柴夫,宣德四年定出派砍柴夫的府州有山西太原、平阳二府及泽州、潞州、辽州、沁州、汾州五州,直隶顺天、真定、保定三府,山东兖州、青州、东昌、济南四府,负责派出采柴烧炭任务的人员,所辖砍柴夫的名额,由上述单位分派,这些府州共佥差砍柴夫,合计每季25855名,四季共103420名。这些府州以及所属出派砍柴夫的州县,都要派有佐贰官长驻山厂督理此事。此外,还有运送柴炭赴京的抬柴夫,共有2000名。
明代采运到北京的柴炭,材质颇有差异。据黄景昉《国史唯疑》载,最好的木柴是杨木长柴,每年额供5万斤,“凡隆德等殿修建斋醮焚化之际,用杨木长柴”。其次为顺柴,因出产于马水口一带深山中,又称“马口柴”。“约长三四寸,净白无点黑,两端刻两口,故谓之马口柴。”专供宫中膳房使用。内官领的木柴,则为普通的碎杂柴。木炭则有长装炭、坚实白炭、黑炭等品种,其中长装炭质量最佳,是由易州一带山中硬木烧制而成,“止三种木,曰青信,曰白枣,曰牛筋,总谓之甲木……惟紫荆关六十里至金水口产此。”据万历《大明会典》卷一五六《柴炭》载,长装炭烧成后,“运至红箩厂,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盛之,故名曰红箩炭也。每根长尺许,圆径二三寸不等,气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
可见明代宫廷及各衙门用木炭是很讲究的,但正是由于他们的讲究,木材的消耗量大增,致使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大量砍伐致使森林枯竭
明初以后,北京居民的燃料仍以柴薪和木炭为主,而这些燃料主要取自北京附近的军都山、燕山及太行山。樵采者为了在一处多获取些木柴,往往拔本而取,采之无节,恣意砍伐,给山林造成很大破坏。这其中盗伐山林的现象十分严重,而盗伐更是破坏性的砍伐。过度的樵采,到明代中叶,北京附近的森林资源已遭到很大破坏。这些山岭原本森林茂密,明代中叶以后林木日渐稀少,随之产生了几个方面的恶果。
首先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是不言而喻的。大片原始林被砍光,给北京带来严重生态危机,据史载,明代北京的沙尘暴发生率已经大幅度提高。明代276年历史中,北京地区共有95个年份出现春夏之交的大风沙尘暴天气。最为频繁和严重的时期是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及天启至崇祯前期。有几次特大沙尘暴,毁坏建筑,死伤人众,损失惨重。其中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至次年五月间,“京师烈风,尽晦”,“大风,黄沙蔽天”,致使有人骑着驴过桥,人和驴都被吹落桥下淹死。
其次是丧失了原始森林防护天险。据《明英宗实录》载,景泰元年(1450年),兵部奏报说:“紫荆、居庸、雁门一带等关口,绵延数千里,旧有树木,根株蔓延,长成林麓,远近为之阻隔,人马不能度越。近年以来,公私砍伐,斧斤日寻,树木殆尽,开山成路,易险为夷。”这就是说,由于大量的砍伐和盗伐,甚至把原来的森林防护天险都给破坏了。为了恢复森林原有的防阻作用,明代后期有不少官员建议在边关山岭造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兵部在答复蓟州及昌平镇守官员的奏章时,即请世宗降旨:“及时于禁山一带相地种树,以固藩篱,凡有违禁往来盗伐并容隐者,悉贞之法。”此项建议获世宗允许。隆庆二年(1568年),蓟辽总督曹邦辅等镇守官员条陈边事,也说:“本镇累经虏马蹂躏,林木萧疏,宜多树易生之木,以固重险。”兵部会议,认为可加采行,穆宗于是降旨,允准依照所议种树。
再就是森林资源枯竭无薪可采。明代北京北面山岭森林的枯竭,主要是由于军民的滥伐,而北京西边、西南山林的消失,则与官方采烧柴炭有关。因而,文渊阁大学士丘濬在弘治年间就给予关注,他说:京师西边一带山岭,原本林木茂密,然而不知起于何时,“乃以薪炭之故,营缮之用,伐木取材,折枝为薪,烧柴为炭,致使木植日稀。”他建议“于边关一带,东起山海,以次而西,于其近边内地,随其地之广狭险易,沿山种树。”弘治末年,经略边务太常寺少卿孙交也指出,“永乐时,边关林木茂密,暂役沿边隆庆等卫军士采办薪炭,因循未革,其后无木可采”。考虑到“林木有限,用度无穷”,他建议“敕山厂侍郎,于无碍山地设法种树,岁以百万计,以为后来薪炭之需”。
尽管明代后期,官员们不断建议广植树木,但一时也难有明显的改善,再加上严控砍伐,北京靠柴薪和木炭作为燃料已经难以为继。
煤炭取而代之仍然问题多多
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北京城市人口增长,饮食取暖,燃料需求大增,而官府采烧巨量柴炭,致使北京附近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随之消失,连带造成柴薪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嘉靖年间,北京的木柴每万斤要银15两以上,木炭则要银45两以上。森林资源接近枯竭,必然给柴薪樵采造成很大困难,而北京西山一带煤的蕴藏量却比较丰富,恰可弥补柴薪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煤就代替柴炭成为北京地区的主要燃料。
其实,北京居民用煤作燃料,从辽金时代就开始了,到了元代也偶有使用,只是未普及。自明初以后,明政府对北京附近采矿颁有禁令,规定不得于卢沟桥以东山岭挖掘山石和采煤。嘉靖年间,也是因为燃料危机,曾放松控制,尤其是西山的采煤得到许可。此举虽然解决了北京的燃料供应,但因征税问题引发了矿工、煤户大规模进京请愿的风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