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村庄的70年巨变

网络 刘洋 2019-03-01 16:20  阅读量:8880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带来的是粮食产量的增加。杜俊起说,开荒时玉米亩产量只有三四百斤,如今亩产量平均上了1600斤。

  那是村办制衣厂车间里传来的缝纫机的响声。女工们正在忙着。窗外的山坡上,冬日积雪未融,阳光灿烂。

  70年,沧海桑田。

  精耕细作的中国农业传统,在这里和现代农业科技完美结合。

  1949至2019的70年里,中国农村发生了多少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巨变。

  在村里,不出正月这年就没过完。不过,“哒哒哒”的声音,已经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热热闹闹地响起来了。

  冰天雪地间,北大荒变了模样。60多年后,那片曾经杂草丛生、狼群出没的荒野,已成为一个大型现代化国有农场。

  “大树社区任何一个农户出去,都可以当蔬菜种植培训的老师。”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思旺自信满满地说。

  看到效果这么好,到晚稻时,其他生产队也纷纷效仿。到1979年底,华容全面推广分组联产计酬责任制,粮食产量明显上升。

  “苦人树”下,大寨人的改革进行时

 

  1978年,部分村民希望探索“分组作业、定额包工、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作为大队支书,陈克斌决定先在第八生产队搞试验。

  87岁的陈克斌正在敬老院安度晚年。他的家乡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万庾镇兔湖垸村,这里号称“江南粮仓”。万庾镇的“庾”字,本意就是露天粮仓。只不过,“华容号称粮仓,但小时候基本没有吃过饱饭。”老人回忆说。

  70年,白驹过隙。

  乡村产业大舞台

  一棵菜称重后乘以棵数就是菜商收菜的重量——这就是他们在地头算重量的办法。能做到这一点,要求蔬菜大小基本一致。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对种植间距、水肥施用量等精准控制才能做到。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洞庭湖平原从冬眠中苏醒。

  村里有棵百年柳树。过去,村民叫它“苦人树”,新中国成立前是穷苦人上吊的地方。后来,人们聚集在树下开会议事搞庆典,“苦人树”改叫了“乐人树”。

  “山是和尚头,沟里无水流。十年有九旱,岁岁人发愁。”这曾是73岁的老人刘玉秀眼中的家乡。

  一片片荒地被铁犁头犁开,昔日荒草掩埋的大地,露出了肥沃的黑色土壤。1958年,杜俊起和队员们共生产粮食3000吨。

  1955年,风华正茂的天津青年杜俊起加入开发北大荒的队伍,来到黑龙江省萝北县。那年9月的一天,垦荒队点起第一个火把烧荒,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把青春、汗水洒在了这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