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谈流浪地球:中国科幻电影的类型突破
影《流浪地球》的启示 中国科幻影的类型突破
文/李 舫
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太阳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1.1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此故事背景下,科幻影《流浪地球》不仅关于人类未来与星际生存,更是一部关于希望与绝望、生命与死亡、道德和伦理、科技与使命的影片。在完成地球迁移的宏伟计划中,九死一生的冒险、可歌可泣的传奇、对人性的终极拷问,随时都在上演。
近年来,随着影院线不断扩大,受众观影习惯不断养成,影院建设不断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拓展。无论从内容还是技术层面,中国影都开始呈现出不俗的气势。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现象级作品不断呈现。从开始排片较低到之后一路逆袭,《流浪地球》一枝独秀,上映第二十三天,票房已超44亿元,在受众中掀起了一股关于科幻影的热潮。在中国影史上,《流浪地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即使在北美市场,《流浪地球》排片率也在节节攀升。《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中国影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影创作能力不断提升、影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观众对国产科幻影的期待已久,《流浪地球》填补了多年来观众的期待。可以说,这部影开启了中国科幻影的工业化征程。相比同期上映的影《疯狂的外星人》较为轻松戏谑的戏剧类型,《流浪地球》选择背负更深沉的题材与更宏大的叙事,选择用中国智慧改造世界、拯救世界,选择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进行深刻思考。
很多观众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观的感受是:太空何其广袤,人类如此渺小。恰恰是生命的速朽与有限,为人类追求不朽提供了永恒的意义。唯其如此,科技从物质层面、哲学从精神层面为人类预期了更加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未来。导演郭帆的硬科幻影,正是建立在看似冷峻、冷酷、冷漠的科学理性基础上,对人类生命和宇宙法则进行的审慎思考。原著作者刘慈欣独特的具有东方式思考的文本,为《流浪地球》提供了宝贵的阐释空间,赋予这部作品与传统好莱坞商业科幻大片截然不同又弥足珍贵的中国科幻的精神气质。
相较于文学作品的理性和疏离,影《流浪地球》增加了更多现实关注,增加了人性温暖与守望相助。《流浪地球》的小说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勾勒出整体的世界观和科幻设定,而影则把刘慈欣的世界观进行细化和具象化,诸多在小说中一笔带过的细节要素,在影里具有更直观的展示。影节奏、视听强度、细节趣味、人物状态方面的准确拿捏,让影更好看、耐看。影也将叙事集中在刹车时代后期和逃逸时代开始阶段,也就是“木星引力危机”。这样的改编使得影作品在视觉景观上更加集中地呈现地下城、地球发动机、环境灾难、星际空间站和木星景观等神奇景观,从而增强了影片的视觉震撼力和穿透力。父辈牺牲和家园情愫、人类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硬奇观”和“软感动”融合在一起,矛盾更加突出、更加集中,这是中国式科幻与好莱坞同类影片的不同之处。
这部影以情感救赎为核心,对小说的这部分内容进行大幅改编。在影中,“流浪地球”的美学意象实际上变成了英雄主义式的“拯救地球”,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是科技和理性,但理性背后推动主人公行动的是强烈的情感和意志。与小说面向硬科幻读者群相比,这样的设定更容易得到主流影观众的认可。《流浪地球》核心特质是将极致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对人类发展和未来命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影里的家国情怀,不仅局限于一家一国,而是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与全人类甚至整个宇宙严密契合,成就了真正诞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科幻。
作为世界第二大影市场的中国影,须直面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时代的中国影如何自我建构,如何自信挺立于世界?新类型、新导演、新观众、新营销、新需求、新的批评姿态、新的话语体系,这些“新”无疑成为推动中国影进步的内在动力。
相比于其他艺术门类,影更能艺术化地体现国家立场、国家意志、国家情怀。中国影票房突飞猛进的背后,是中国影银幕数的飞速增长,更是影类型不断完善、影创作者国际化表达和影产业的国际化视野不断推进与扩大。
2018年12月11日,国家影局下发了《关于加快影院建设 促进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影院线的影院银幕总数达到8万块以上”的目标。今天全国影银幕块数已突破6万块。也就是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要完成2万块银幕的飞跃。这是中国影发展的国家战略和现实基础,也是中国影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由此必须明确,对于那些完成了类型化突破、产业化突破、创作主体突破、叙事题材突破、制作能力和水平突破的优秀影片,我们应该如何给予支持,如何对其形成的环境和机制予以进一步保护。
点击进入专题:
《流浪地球》春节热映 国产科幻大片时代到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