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青藏高原暖湿化致灾害风险增加
山阴新闻网讯 拉萨3月11日 (赵朗)“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在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背景下,高原的冰川正发生快速变化,其灾害风险也在增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邬光剑11日接受山阴新闻网讯 记者采访时表示。
研究数据显示,青藏高原近期的增温速率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这样的环境加速了冰川的消融。从1976年到2013年,青藏高原冰川面积减少了3200余平方公里,约占其整体面积的7.3%。
作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参与人之一,邬光剑说,从科学层面上明晰青藏高原冰川的现状,利于揭示冰川变化的机理,更好地预估其未来的变化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第二次科考中,科考团队在西藏多地进行了冰川科考。从气候、地理位置看,西藏区域内的冰川分为海洋性冰川、大陆性冰川、极大陆性冰川,前者以藏东南区域居多,呈现出高补给、高消融的特点。
他表示,就西藏西部阿里地区来说,这片区域冰川属于极大陆性冰川,共5400余条,这里的冰川相对稳定。但是2016年阿汝错地区发生的两次冰崩,改变了这一看法。
从1961年以来,该区域增温速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对冰崩发生可能原因的综合分析,科考队推测近期的变暖变湿和特殊的地质地貌导致了阿汝冰崩的发生。
他说,从遥感监测对比观察,阿汝冰崩发生前,冰川上部积累区的冰川裂隙数量增加、规模增大,所以对于大陆性冰川(包括极大陆性冰川),冰川厚度和裂隙变化能够作为冰崩潜在危险的有效辨识指标。
去年10月,藏东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发生冰崩,造成堵江并形成堰塞湖。邬光剑说,今年他们将在堵江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建立起集监测、预警为一体的综合灾害应对体系。(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