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钢船哥”的最后100分钟
交警“钢船哥”的最后100分钟
□ 本报记者 台建林
□ 《法治周末》记者 孙立昊洋
□ 本报通讯员 张 亮
2月25日上午9:10,陕西省渭南市蒲渭大桥头,“吱”的一声,一辆120急救车刹住。
上完早高峰岗,正在渭蒲大桥“三秦平安春运”检查站执勤点摆放锥形隔离墩的交警王钢船,又要离开这里。
不过,和往常不同,王钢船这次是躺在120急救车里离开。
100分钟以前,7:30是早高峰岗的规定时间,王钢船几分钟前已经站在渭南市临渭区胜利大街第一医院门口的执勤点上。
送孩子上学的、送就医的、街边卖菜的、上班的……在这条只有双向两车道的街上你来我往,摩肩接踵。
“您好,这个地方不允许停车,您一停后面堵一片。”
“好好好,下个人,马上走。”
……
8:20,下“早高峰岗”。疏导交通、打手势,50分钟的时间里王钢船一直在动,处理教育了交通违法行为3起。
8:30,王钢船和同班队友驾车回到中队,围着灶上的火炉烤了烤手,趁空吃了点早饭。
8:45,王钢船和班长张波驾车前往因春运临时增加的“三秦平安春运”渭蒲大桥执勤点,班里其他队友继续查缉违法、街面巡逻。
9:00,渭蒲大桥桥口,王钢船开始摆放锥形桶用以划分出城车辆安全检查区。张波刚摆好从车上搬下的桌子、椅子和台账。抬头看到王钢船一手扶着锥形桶,腰背弯曲,头上豆大的虚汗顺着鼻子往下流。
张波扶着王钢船到座位上,打了两个话:120和付军强的话。
付军强是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渭大队一中队指导员,管王钢船叫“哥”。
“钢船哥是个老好人,平常也不太爱说话,不管啥任务,只要给他安排下去,他都能完成,一点不偷懒。我俩经常在一个组上晚高峰岗,规定晚7点下岗,他从没有6:59提前离岗。但这次,他提前离岗了。”
一中队民警休息区六班宿舍,王钢船的床铺码得整齐,拖鞋鞋口朝外摆在床下靠边位置,毛巾四四方方挂在脸盆边。
“在我们班,钢船哥年龄最长,总是很照顾这帮小兄弟,”一中队六班班长张波说,“在一起执勤时,他总是说你们快去吃饭,我先在这里盯一会儿。去年夏天,我们刚分到一个班上,一起去北塘实验小学门口执勤‘护学岗’。只要学生过马路,他马上张开双臂护着,绝不允许任何一辆机动车经过。小学生经过他身边,都会喊他一声‘爷爷好’。其实他去年才47岁。”
2月13日早高峰,王钢船和战友李稳定在南塘五岔口执勤。一名6岁的小男孩突发癫痫,家人驾车紧急送医,其时车流人流稠密,王钢船立即驾警车为孩子开道。去医院原需要近20分钟,他们只用了7分钟。经过抢救,孩子转危为安,家长送来致谢锦旗。
“老王这人,从不争功。大队有每月之星,我说这次给你争取一个,老王说给年轻人,他们更需要。”一中队中队长成晋红着眼眶说。
“年前有一天,老王在我跟前闪了几次,欲言又止。我把他叫到跟前,问他有啥事,他说总感觉不舒服,想请两天假看病。我给批了两天假,结果他一天就回来了,说春运忙,检查了又没问题,医生让吃点药就行。”
“春运以来,六班增加了一个任务,在出城的渭蒲大桥上执勤。近40天来,他们共检查客运车辆4500多辆,纠正、处罚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百余起。”临渭大队副教导员东晓宁言语哽咽。
“渭南市第一医院门口,是钢船常上早高峰岗的一个点。往常离岗后,他们一个班会继续查缉违法、街面巡逻,第二天继续如此。”
2月25日上午9:20,王钢船从第一医院早高峰岗离岗后的60分钟又被急救车拉了回来。突发心肌梗塞,一番抢救,还是没能挽留住他。
从渭蒲大桥跟随急救车前往医院的付军强难掩悲伤地说道:“抬上车的一瞬间,钢船哥的手就垂了下来。”
2月26日,渭蒲城大桥入桥口,沥沥细雨打湿了桥旁松树。2.3公里长的大桥一眼望不到头,“钢船哥”同班战友张波、张满红坚信:“钢船”就在前方的大雾里巡逻,从未离去。
2019年,王钢船48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