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全国首个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总

网络 admin 2019-02-02 22:29  阅读量:10188   

  北京成全首个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总规的城市,新京报专访北京市地震局总工程师邢成起
  北京建设韧性城市的目标是抗“大震”

  11月29日,北京市地震局等举办的《城市与减灾》论坛上,邢成起介绍北京韧性城市建设情况。图/北京市地震局官方微博

  “韧性城市”对公众来说仍是一个陌生词汇。这个最初从物理学演化而来的概念,自2012年引入我国以来,曾长期徘徊在学术界的案头文书里和研讨会席间。

  直到最近两三年,这一概念才得到了广泛关注。2017年6月,中国地震局提出实施的《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包含了四大计划,“韧性城乡”计划就是其中之一。目前,黄石、德阳、海盐、义乌、北京等城市正在进行韧性城市建设。北京作为全国首个把这一任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目标是能够抗御大震巨震的影响。

  究竟何为韧性城市?北京将如何建设韧性城市?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北京市地震局总工程师、研究员邢成起。在他看来,韧性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给城市应对灾害的理念带来了新的转变,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韧性城市

  一是发生灾害的时候,生命财产损失可控,也就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小。

  二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不中断或者可以快速恢复。

  三是备灾救灾系统完善,而且能够快速启用,灾害不发生链式反应,也就是次生灾害少。

  四是灾后恢复的时间和程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就是恢复快。

  这要求城市在结构功能上要具有多样性,就是有许多功能不同的组合,同时要有冗余性,就是有相同功能的可替换要素。

  韧性:防灾理念由“硬抗”转变为“以柔克刚”

  新京报:能否介绍一下,什么是韧性城市?

  邢成起:“韧性”和“韧性城市”是目前国际社会在防灾减灾领域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概念。韧性的概念实际上早就有,最初用来描述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后的复原能力。上个世纪70年代初,这一概念被用于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后来逐渐扩展到了社会生态系统、工程系统等领域。本世纪初,韧性的理念被用于城市复杂系统,就产生了“韧性城市”的概念。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能力。也就是说,当灾害发生的时候,韧性城市能承受冲击,快速应对、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目前,这一概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也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大约在2012年,我国学术界开始关注韧性城市,最近两三年这一概念得到广泛关注并开始用于实践。随着研究工作不断深入,韧性概念的含义也日益丰富,最新研究表明,韧性在整个防灾系统中处于最顶端的位置,代表最高级别的安全。

  新京报:韧性城市有何标准和特征?

  邢成起:韧性城市建设会根据城市的特点、防灾需求和灾害风险的种类、大小,建立一套适合这个城市特点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通常是分层级、分领域建立的,一个城市可能会建立上百项甚至更多的指标,并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韧性水平进行评价。

  从宏观上看,韧性城市应该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发生灾害的时候,生命财产损失可控,也就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小;二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不中断或者可以快速恢复;三是备灾救灾系统完善,而且能够快速启用,灾害不发生链式反应,也就是次生灾害少;四是灾后恢复的时间和程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就是恢复快。这就要求城市在结构功能上要具有多样性,就是有许多功能不同的组合,同时要有冗余性,就是有相同功能的可替换要素。比方说公共交通这方面,既有铁路也有公路、航空等方式,一旦发生灾害,如果铁路中断可以走公路、走航空等。

  此外,还要有抵御冲击的鲁棒性、适应性、恢复力,以及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也就是要总结经验教训,以创新方式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新京报:韧性城市的概念,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邢成起:这个概念的提出,实际上给城市应对灾害的理念带来了新变化。原来我们应对自然灾害是“硬抗”。比方说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主要源自地震强烈震动导致的房屋倒塌,那么传统的做法主要是靠加厚、加粗墙体、柱体或增加钢筋的数量把房子盖结实来抵抗这种冲击。

  但事实证明,当地震比较大、超过当地抗震设防阈值的时候,房屋就扛不住了。所以“硬抗”的方法已经很难应对这种极端灾害,极有必要采取一种“以柔克刚”的做法,也就是应用“韧性”的理念来做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工作,当然也包括其他方面的灾害预防和应对措施。

  北京韧性城市建设针对地震风险

  新京报:北京为什么要建韧性城市,目前在该领域有什么不足?

  邢成起:北京是我国大陆东部历史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曾发生过7级以上大地震的特大城市之一。北京所处的构造位置,决定了北京具有发生强烈地震的地质条件。据统计,公元294年以来,北京曾发生5.0到5.9级地震四次,6.0到6.9级地震六次,8级地震一次。其中,1057年大兴6.8级地震,造成25000人死亡,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伤亡人数达10万人。地震是历史上造成北京生命财产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另外,城市规模越大、人口越密集、功能越复杂,城市的脆弱性就越高,如果不提前降低脆弱性、做好风险防范,一旦发生大的灾害后果就会很严重。尤其对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来说,其灾害风险更是不容忽视,建设韧性城市就是要更加有效地降低这种风险。

  近几年来,北京的防震减灾工作发展很快,城乡的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要抗御像1976年唐山7.8级、1679年三河-平谷8级那样的大震巨震,北京的防震减灾工作还需要持续加强。

  再则,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要求提高了,在重大灾害发生时,不仅要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要少,而且还要保证城市重要功能不中断,对此传统的防灾减灾思路和方法已难以为继,而韧性城市理论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

  新京报:北京建设韧性城市的目标是什么?

  邢成起:我们目前开展的韧性城市建设,是基于地震风险的韧性城市建设,也就是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防范的是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目标是能够抗御大震巨震的影响。据分析,北京未来最大的自然灾害风险可能仍然还是地震。因此,应对地震灾害风险,北京的防御目标不能低,必须能够抵御极罕遇地震的冲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