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市值过万亿背后 折射价值投资标的稀缺

网络 刘洋 2019-03-20 02:36  阅读量:18041   

  茅台市值过万亿背后 折射价值投资标的稀缺

  一家之言

  贵州茅台股价创出新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价值投资的目标并非只有一个茅台,还有更多的新经济企业。

  3月18日,贵州茅台股价大涨4.22%,创出814元股价历史新高,总市值达10230亿元。统计显示,最近5年,贵州茅台股价年均涨幅超过30%,2016年涨幅达62.88%,2017年大涨117%。

  股价突破800元,市值突破万亿元,贵州茅台真的是物有所值吗?

  公司三季报显示,在2018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实现营收549.69亿元,扣非净利润249.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56%和24.11%。近年来,贵州茅台基本保持30%左右的业绩增长速度,动态市盈率为32倍,ROE(净资产收益率)基本合理。正是因为业绩稳健增长,贵州茅台估值具有较高的“护城河”,一直是基金的标配和重仓股。基金重仓股的头把交椅,基本由中国平安和贵州茅台“轮番坐庄”。数据显示,目前有542只基金重仓贵州茅台,今年以来合计浮盈94.5亿元。

  贵州茅台股价迭创新高,已被很多机构树立为“价值投资”的标杆。近年来,随着外资及国内机构投资者比例的不断提升,A股市场投资风格出现变化,过去“散户市”的题材式投机风格逐渐让位于蓝筹成长股主导的价值投资。不少散户也开始改变投资风格,注重价值投资,市场生态得以重塑。

  客观来看,贵州茅台股价创出新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成为基金重仓股也是理所当然,因为在目前A股市场很难找出能够超越贵州茅台的价值投资标的。然而,贵州茅台市值突破1万亿元,在体现本身投资价值之余,也折射出A股市场价值投资标的稀缺的困境。有基金经理戏称,A股市场只有100只股票具有投资价值,其他的基本都是垃圾。还有股评人士长期将中小创和中小盘股票称为“黑五类”。这种划分方式未必科学,难免以偏概全,但A股价值投资标的稀缺却是不争的事实。

  A股价值投资标的稀缺的一大原因是,新经济企业此前很难达到IPO门槛,导致很多优质科技企业远赴海外上市,直到几年前有媒体发出“A股老了”的感叹。过去的20年,中国经济最耀眼的领域莫过于互联网,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一批跻身世界前列的互联网公司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部分。近年来,每年有五六十家中国企业上榜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凸显中国的创新力量。独角兽企业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代表了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新资源等“五新经济”的未来。

  科创板推出后,让“超级独角兽”企业有机会登陆A股,让新兴行业中的潜在独角兽企业在未获得稳定盈利前也能上市科创板。可以预见,今后A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的新经济企业,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价值投资标的。伴随A股上市公司结构的改变,价值投资的内涵与外延也将得以拓宽,A股市场有望早日告别“左手茅台、右手白药”的价值投资困局。

  如果按照巴菲特“低估值买入”的价值投资准则,目前贵州茅台的股价显然谈不上“低估”。苹果目前是“股神”巴菲特的第一重仓股,“股神”曾经不止一次地公开提及“看好苹果未来前景”,并对苹果产品的黏性以及建立的狂热粉丝群体表示赞赏,认为类似iPhone的设备是能成为人们生活中心的有价值产品。

  苹果之所以成为巴菲特的第一重仓股,在于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与时俱进。巴菲特称,“世界完全变了,我觉得大家并没有注意到新世界与旧世界的重大不同。”巴菲特的“新世界”观给人最大的启示就是:这个与众不同的“新世界”其实就是大型科技公司的崛起,机构投资者应看到这一变化的“新世界”。价值投资理念需要与时俱进,不可抱残守缺;价值投资的目标并非只有一个茅台,还有更多的新经济企业。

  □朱邦凌(财经评论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