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上手“分调裁” 群众诉累立马减

网络 刘洋 2019-03-24 10:09  阅读量:19911   

  □ 本报记者  徐 鹏

  □ 本报通讯员 胡泽瑞 马静

  “真正让人民群众的司法期待触手可及,无需再经受冗长繁杂的诉讼之累,推动矛盾化解一体化、多元化和时效化,免受官司缠身之苦。”谈到“分调裁”工作机制创立初衷时,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法院院长韩秀海如是说。

  2018年,德城区法院共审结速裁案件713件,未进入诉讼程序的息诉案件200件,10日内结案率超过60%,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无一信访投诉……这是德城区人民法院速裁团队自成立后取得的成果。德城区法院理清理顺审判模式,立足人员配备、案件分类、多元调解、速裁速判,力求案结事了,减轻群众诉累,打通案件审理快车道。 

  精准辨析繁简分流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王女士从德城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律师调解室走出来,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认识。

  此前,她曾跑遍律所咨询离婚纠纷案件,花了不少钱,但仍难解疑惑。这天在法院,她和人民调解员交流过后,懂得了如何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亲身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温暖,踏实,热情,正义”,回忆起在律师调解室发生的一切,王女士感慨道。

  “您好,您能帮忙看看我这个交通事故纠纷吗?”“法官同志,我是来咨询劳务合同纠纷的。”这是德城区法院诉前调解中心每天工作场景的一个缩影。  

  依托诉调对接平台,德城区法院形成源头解纷新合力。搭建案件分流过滤平台,对于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案件,将案件分流至立案排期登记;对于调解不成或者拒绝调解方案的转至立案排期登记,将诉前调解过程中确定的事实争议不大、证据相对较少以及争议焦点明确的案件及时引入速裁程序开庭速裁;将疑难复杂案件则分流至相关审判团队进行审理。

  “我们动作更快了,效率更高了,群众就更满意。”德城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庭长闫伟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对症施药多元调解

  “凭什么让我交物业费?我们压根没有享受到相应的物业服务,他们绿化、养护和保洁等管理和服务都跟不上。”几位被告业主满脸委屈地说。

  “我们要是没有服务,您住的小区现在怕是已经垃圾成山了。”原告物业公司负责人也不甘示弱。双方剑拔弩张,谁都不愿做出丝毫让步。

  “大家不要着急,可以好好看看物业服务合同,服务有瑕疵,咱们可以协调解决物业费。”德城区法院调解员耐心地给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当她得知这几位业主拒缴物业费是因为对社区的服务及卫生环境等不满后,就多次电话协调,向当事人释法明理,物业公司表示会加强社区管理,提高环境卫生保障。业主的顾虑取消了,当即缴纳了物业费。

  依托人民法院“分调裁”平台系统,根据“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原则,对于当事人同意调解且符合调解程序的案件,由一名法官专职开展登记立案前的先行调解工作,或委派人民调解、律师调解等第三方先行调解,细算亲情、信誉、时间、经济、风险“五笔账”,对适合调解的简单婚姻、继承、相邻关系、债务纠纷案件,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外解纷方式,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简案速裁减累提效

  “真没想到我这个合同纠纷案子短短6天就办结了,法院推行的速裁程序为我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刚从德城法院开完庭的某商业公司老板张某向记者夸赞法院民事速裁审理方式。

  “是啊,以前总是听别人说,法院审理一起案件要好几个月,甚至半年,开完庭判决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下来,没想到我的官司这么快就有了结果,法院工作效率真高!”另一名当事人李某拿着判决书高兴地说。

  “以前都说打官司复杂,现在我只来法院两回,什么事儿都解决了!”由以往的抱怨到如今的点赞,正是得益于德城区法院速裁团队的存在。

  案件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可以速裁的,转入速裁程序,进行快速审理;应当适用特别程序、普通程序的,进入普通审理程序,形成简案快调快审、难案精审细审的审判运行模式,实现科学立案、调解、速裁、审判的无缝衔接。

  记者了解到,德城区法院共设立3个速裁团队,坚持速立、速送、速结、速执的原则,简化文书笔录,要求一次庭审成功,尽量当庭宣判,确实不能当庭宣判的,要求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判决,大力简化审判流程,缩短审判周期,提高审判效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