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学 一所县域高校的突围与梦想

网络 刘洋 2019-03-24 10:42  阅读量:7213   

  一所孤零零的曲师大就像一座孤岛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彭丹妮

  孔子大学

  一所县域高校的突围与梦想

  在曲师大的正门,孔子文化大学与曲阜师范大学两块校牌并列而立。

  前一块牌子已经悄悄挂了18年之久,尽管孔子文化大学这个校名至今未获教育部认可。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曾任曲师大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当时操办了这件事。

  他直言:“打出孔子文化大学的牌子,其实就是曲师大想建孔子大学的一个曲线行动。”

  过去,作为一所地处鲁西南一座小县城里的大学,用曲师大一位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中国地方高校面临的困境它都有,有些高校没有的困境它也有,比如说所在城市的限制。”然而今天,曲师大正设法将曾经被视为劣势的地理因素转化为优势:作为孔子故里的最高学府,它谋求以自身为主体,组建一所新的“孔子大学”。

  败也曲阜

  新学期刚开始,曲师大数学系大三学生张雨(化名)就着手准备考研了,她希望能考去北京一所重点高校。她的宿舍六个人有五个人选择了考研,而据她的了解,此前很多毕业后去工作的学长学姐们,也多是考研失败后才去工作的。“大家都想出去看看,尤其是农村来的学生,更不想在一个学校所在地跟农村差不多的大学待上4年,一毕业就再回到农村教书。”

  在“组建孔子大学”一说成为新闻之前,曲阜师范大学给外界的唯一印象就是考研率高,被媒体称为“考研基地”“考研神校”。但上述部门负责人指出,2018年,曲师大的平均升学率为30%,与其他同类学校相比,并不算高。据中国教育在线的调查,同年全国70所高校中有55%的高校升学率都处于30%~40%区间。不过,在2015年曲师大《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校方披露称,该校生物、哲学、思想政治等专业考研率高达一半以上,数理化与英语等基础学科的升学率也在40%以上。该校经济学院院长刘刚曾写有《筹建孔子大学,听听来自一线师生的声音》一文。他在文中表示,师范学校基础性专业的升学考研率都比较高。

  对于“考研基地”一说,曲师大这位部门负责人也解释说,从生源结构来看,曲师大约88%生源来自山东省内,而省外生源也主要集中在山西、贵州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与此同时,地理位置也限制了学生们的就业去向。2018年,曲师大约81%的毕业生留在省内就业,且以济宁本地与日照市居多。据该校一位学生介绍,乡镇或小城市的中小学是本科毕业生一般的就业去向。曲师大学生改变自己命运的最有效方式是考研。

  在曲师大的很多教室里,一个带有编号的多格收纳袋显眼地挂在黑板旁。据该校学生解释,袋子每个格子上的号码是每个人的专属编号。上专业课的时候,学生把手机上交,放在这个袋子里——这是学校“四零课堂”的规定之一,“四零”即零缺勤、零手机、零作弊、零教学事故。晚上9点多在校园里看到,在教学楼的楼梯口、自习室外,随处都可见捧书背诵的身影。一名学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很多学生都会带着热水袋在宿舍过道里背书,一个板凳在那坐一个冬天。”对此,曲师大退休教授骆承烈解释说,“曲师大的学风很正,坦率地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地处小县城,学生没地方玩,只能老老实实念书。”

  曲师大数学学院教授赵宇(化名)分析说,山东高考考生基数庞大,而省内顶尖学校的数量又少,很多在高考中失利的优秀学生,都奔着这儿的好学风而来,以求在研究生考试中能再次进入理想学校。刘刚则在上述文中指出:作为基础教育大省,山东省是全国高考分数线最高的省份之一,高考生源质量很高;但是省内高水平大学数量不足,且全国“双一流”大学在山东省投放的招生名额也与其人口基数不匹配。

  “考研基地”是曲师大长期发展受限的一个缩影。1981年,现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时候,这所学校是山东省的六个重点省属高校之一。

  那时候,一些在北大等顶尖学府被打成“右派”的学者被发配至此,山东省的高校还未遍地开花,因此,尽管周围全是农田,曲师大的师资在当时却堪称雄厚。

  然而,在杨朝明于曲阜师大读书和任教的1980年代至2010年间,学校开始经历严重的人才流失。以杨朝明所在的历史学院为例,光是世界史就有十来位老师先后离开。“我遇到的历届校领导,都把如何稳定人才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

  一所孤零零的曲师大就像一座孤岛。杨朝明举例说,当一名教职员工的家人在本地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他本人又收到了外地更好的学校伸来的橄榄枝时,“如果他不是研究儒学的,在哪里都一样发挥作用,他为什么非要在这儿?”

  赵宇则认为,美国的很多名校都坐落于小城市或小镇,但在中国,高校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受限于地理位置。“1980年代,山东师范大学的水平跟我们差不多,但是人家在省会济南,如今已经超过我们了。”曲师大宣传部工作人员也举例说,青岛市计划未来5年会给青岛大学10亿元的拨款,但曲师大作为当地最好的大学,因为是省属而非本地高校,却无法得到曲阜市的财政支持。与此相关的一个背景则是,青岛市GDP长期居山东省第一,而济宁市2017年的生产总值在山东17个行政地区中是第六名,而在济宁下辖的14个县市区中,曲阜又仅位居第六。

  曲师大多位教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最近几年,学校已经从前些年的衰落中走出,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对此最好的证明就是校方现在非常重视人才。然而,尽管学校频繁推出各项人才引进政策,但实际上,校内真正带领学科发展的不是那些新引进的人才,而是由曲师大自己培养的、并选择在此长期坚守的一批四五十岁的教师。杨朝明就并不看好那些人才引进政策,“五年的合同一结束,那些人很多是淘完金就走。”

  实际上,不光是曲师大,整个山东省的高校都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上述曲师大某部门负责人就说,“现在大家都说山东是人才净流出地,就是因为山东省的高等教育与科研院所经费不足,导致很多高层次人才都跑到上海北京去。”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则显示,山东省2017年投入到普通高校的生均教育经费仅为1.38万元/人,排名全国倒数第四,与山东省GDP长期位居全国前三的地位严重不匹配。

  成也曲阜

  沿着曲阜静轩路往西一直走,及至曲师大,一路全是青砖白墙悬山顶的二三层小楼。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与随处可见的孔府菜馆,都一再地提醒着来访者:这里是孔子故里。以济宁市唯一的5A景区“三孔”即孔府、孔庙与孔林为中心,大大小小带有孔子名称的机构如孔子美术馆、孔子文化会展中心、孔子博物馆等分布于整个曲阜市区。杨朝明所在的孔子研究院,则是由国务院于1996年批准成立的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专门机构。

  依靠儒学文化资源,曲阜旅游业一派繁荣。骆承烈就表示,曲阜的研学旅游、各种民办国学机构非常多,围绕“传统”二字,种类繁多的生意占据了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也支撑起了曲阜的经济。据统计年鉴显示,2017年,曲阜的第三产业贡献了266亿元的GDP,在该县级市的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50%。

  在这样的氛围下,曲师大上述部门负责人直言,建设孔子大学,或者说在孔子家乡建设一所以弘扬中国传统为特色的大学,是曲师大几代人的梦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老师呼吁。他说,学校从成立开始就成立了孔子研究会,第一任校长高赞非师从梁漱溟与熊十力,也是儒学大师。曲师大儒学研究的文脉从未停止,即使是在“文革”期间。

  “希望曲师大能够改名孔子大学,把学校办出鲜明的特色来,这是大家很久以来的愿望,也是我作为孔子文化研究者的愿望。”201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参加的第一届两会,杨朝明便成为组建孔子大学最积极的摇旗呐喊者之一。他在提案中呼吁,组建孔子大学是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的需要,而曲师大、孔子研究院、济宁学院等研究机构奠定了孔子大学儒学研究的基础。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为首的山东代表团也在这一年的两会上递交了相似内容的人大议案。此后,山东省政协委员李敬学也在2019年的山东省“两会”上提交了呼吁组建孔子大学的提案。

  能否用人名命名大学曾经是一个问题。教育部2012年出台《“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时,对高校更名有要求,其中一条就是:不得以个人姓名命名。不过,曲师大前校长傅永聚曾对此回应说,“其实孔子不是人名,孔丘才是人名,孔子是文化的符号,代表中国文化。而在最新的《“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已经没有了这项规定。

  据当地媒体报道,曲阜师范大学官方网站曾于2014年6月挂出《关于学校新校名征集工作的通知》,但旋即删除。同年,曲阜师范大学刚刚卸任校长一职的傅永聚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确有改名一事,也启动一两年了。他说,山东省政府也极支持,曾经多次与国家教育部沟通,但未收到回复。

  曲师大某部门负责人说,过去,呼吁建立孔子大学更多像是学校自己的“家事”,还不像现在这样被省级政府所重视。2018年9月,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一次公共场合表态:正积极推进创建孔子大学,并希望这所学校能实现“世界儒学中心”的定位。

  孔子大学呼声渐高的背后,与传统文化的复兴不无关系,但更是山东省打开省内高等教育“山多峰少”局面的需要。山东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孙永海就指出,“山东省大学山多峰少、水平不高。这也是历史形成的,因为我们山东省的部属院校少。”目前,山东省有普通高校145所,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江苏的167所、广东的151所。但从“双一流”高校数量看,江苏有15所,广东5所,山东只有3所,分别为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中国海洋大学。除了这3所“双一流”高校,整个山东省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这一所大学属于过去的“211”行列。多名受访者则表示,曲阜师范在山东省内高校里长期居于第10名左右的位置。

  因此,孙永海认为,组建孔子大学是“山东省的一个迫切需要,就和我们办一所高水平大学一个道理。”刘刚也表示,相比更名孔子大学,整合儒学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力量,筹建更高层次的高水平大学才是问题的关键。

  2019年1月,国家教育部对张志勇等人的议案给出了答复:依托曲阜师范大学组建孔子大学的问题,须纳入山东省高校设置规划统筹研究论证。对此,杨朝明认为,这个正式的答复是个好消息,至少没有否定。

  具体如何组建,孙永海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研究论证的步伐自去年年底开始加快,目前已经开了两次正式的论证会。“因为曲阜师范大学本身就是大学,它要改个校名难度倒不是说很大。但一个师范类的大学,怎么变成一个孔子大学,从内涵上来说,还是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具体来说,孙永海认为,目前要组建孔子大学,难度在于儒学研究水平还未达到很高水平,人才也还没有汇聚到一起。

  作为孔子大学的核心,曲师大的态度反而谨慎起来。校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组建孔子大学一事完全是在山东省委和省教育厅的安排下开展工作,校方由于信息掌握得不全,对此事现在选择不发声。不管最后更名是否成功,傅永聚此前透露,曲师大“已经把孔子大学这个名字用专利保护起来了,别人不能申请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近年来大学不乏升格或更名现象,如果这确实能拓宽学校办学空间,符合现阶段的实际需求,也是合理的。“办一个孔子大学也是如此。我们期待它通过系统、充分的论证,明确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办学定位和特色。”

  特色化是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方向,也是国家政策要求。“高等教育的普及,就意味着竞争会比较激烈。高校要争取优质生源、优秀教师,争取地方的投入,如果这个学校没有特色,没有优势,怎么会有竞争力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建如说。

  《中国新闻周刊》通过查阅学校相关文件了解到,“儒学学术特区建设计划”是曲阜师大“十三五”期间的14项重大工程之一。

  而新近推出的“文化立校”行动则全面系统地将传统文化优势上升到战略高度,包括中国教师博物馆建设等一系列项目蓄势待发。

  2017年12月,曲阜师范大学新区建设启动座谈会举行,该工程也是山东省“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重点项目之一。“以前曲师大想找曲阜要200亩土地都不给,只好跑到日照去办新校区,现在市里划了800亩土地给学校。”在学校工作了64年的老教授骆承烈说。曲师大党委书记戚万学将新校区建设定位为文化品牌工程,并希望将此打造为“孔子儒学”的文化名片与地标。这个占地 53.24公顷的新校区,从外观设计到院系布局上都明显地响应上述定位。

  “反正办(孔子)大学的热情我们是肯定有的,没问题。但是不管办不办得成,我们都会努力去做。”孙永海说。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第10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