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别离悟生死 浙江金华开展感悟生命教育体验活动

网络 山阴新闻网 2019-03-27 22:26  阅读量:7926   

  中新网金华3月27日电(记者 奚金燕)假如生命只剩下24小时,你会做些什么?假如只剩下5分钟,你会想些什么?27日,浙江金华举办“情系清明 绿意婺州”殡葬改革(清明节)系列宣传活动,其中包括“知生死悟人生”感悟生命教育体验活动,7位体验者躺入文明棺,在生死之间体验对人生的感悟,在直面人生谢幕中感知生命的可贵。

  清明将至,为唤醒市民对生命价值的理性认知,同时邀请市民与殡葬单位“零距离”接触,展示当代殡葬新面貌,深植新时代生命观与殡葬观,由金华市民政局主办的“情系清明 绿意婺州”金华市殡葬改革(清明节)系列宣传活动在龙山公墓拉开帷幕。

7名体验者躺入文明棺,在生死之间体验对人生的感悟 奚金燕 摄

7名体验者躺入文明棺,在生死之间体验对人生的感悟 奚金燕 摄

  启动仪式结束后,在所有来宾的见证下,为五位选择草坪葬的逝者举行了落葬仪式并进行了祭拜。随后,一场盛大的公祭仪式在龙山公墓海葬纪念园举行,为历年来参加生态葬的逝者举行公祭。

  在紧接着的“知生死悟人生”感悟生命教育体验活动环节,7名体验者躺入文明棺,在生死之间体验对人生的感悟。据了解,7名体验者都是面向社会公开召集的,有的是还未出校门的大学生,有的是已步入社会多年的上班族,尽管年龄、人生阅历不尽相同,但他们选择体验的初衷却是一样的——都希望对生与死进行深度的思考。

  今年51岁的郑悦(化名)是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经常面对“生离死别”,这一特殊工作经历让她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我们常说活在当下,但是没有经过生死,可能没有那么深的感触。”

7名体验者躺入文明棺,在生死之间体验对人生的感悟 奚金燕 摄

7名体验者躺入文明棺,在生死之间体验对人生的感悟 奚金燕 摄

  为了更直接的感悟生死,郑悦报名成为了一名体验者。仪式开始后,在哀乐声中,在众人目光注视之下,郑悦慢慢躺入文明棺。随着灯光变暗,黑暗来临,郑悦切实地体验了一场“向死而生”的生命之旅。

  虽然躺在文明棺中只有短短五分钟,但郑悦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十分漫长,人生的一幕幕就像走马灯一样在她眼前闪现,“体验以前,我也不知道我会想些什么,当我真的躺进去了,我想的最多的是遗憾,有很多事很多心愿还有没有去完成,对这个世界还很不舍。”

  “五分钟结束了,我睁开眼睛,第一感觉就是庆幸,庆幸我还活着,接下来我要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用力活着,好好爱我身边的人,把每一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言及此,郑悦眼眶中闪着微微的泪光。

  每一段人生旅程终究会有终点。做好老百姓最关心的“生死大事”、办好每个人的“身后事”是殡葬人的不懈追求。

7名体验者躺入文明棺,在生死之间体验对人生的感悟 奚金燕 摄

7名体验者躺入文明棺,在生死之间体验对人生的感悟 奚金燕 摄

  据了解,近年来,金华围绕“尊重生命、节地环保、移风易俗、群众受益”的改革目标,积极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全市2013年实现殡葬基本费用免费全覆盖,已减免基本服务费用近1.3亿元。截至2017年底,各县(市、区)均制定出台生态葬法的奖补政策,对采取海葬、树葬、花葬、草坪葬的实行奖励。

#p#分页标题#e#

  此外,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近两年,金华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6.2亿,建造了一批节地生态安葬设施,有效的推开了骨灰存放、海葬、花葬、树葬等多种安葬方式,节约殡葬用地约3200余亩。全市已组织了11次集体海葬活动,有200位逝者选择了海葬。

  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倡导低碳、环保、绿色、文明的祭祀习俗,让社会公众了解殡葬,使广大市民更理解和支持殡葬改革工作,进一步增强市民对节地生态安葬的情感认同。(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