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海连成片 凤堰梯田话丰年
新华社西安3月28日电 题:油菜花海连成片 凤堰梯田话丰年——陕西汉阴春管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彤、都红刚
高低起伏的油菜花海层峦叠嶂般掩映在山间,水田、古民居星罗棋布点缀在宛如铺展开来的画布上……又是仲春时分,当记者来到陕西省汉阴县漩涡镇堰坪村时,农人们往来的脚步不断映入眼帘,一幅幅忙碌的身影点缀在靓丽的画面之间。
位于漩涡镇的凤堰古梯田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连绵万亩有余,是迄今为止秦巴山区发现的唯一一处连绵成片、保存最为完整、面积最大的清代梯田。从高处下望,绵延数十公里的古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大如曲池,小似新月,阡陌相连,高低错落……在茫茫绿树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梯田线条柔美,甚是磅礴。
停靠在一片水田边,记者见到了正在查看油菜长势的堰坪村村民杨明荣。据他介绍,依靠黄龙沟、茨沟、冷水沟、龙王沟4条溪水的自流灌溉,梯田里的流水长年不绝,这不仅能保证梯田内油菜、水稻等农作物产量常年稳定,倒茬耕种的方法也能保持土壤的肥力。“二百多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农人是这片梯田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虔诚的守护者。”
他说,每年农历7月下旬下种,来年农历4月丰收已经成了漩涡镇亘古不变的“四季歌”,在大家的呵护下,一亩油菜籽的产量基本上能保持在300斤以上。由于土壤肥沃、山清水秀,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是这里农民耕作时的基本信条。“现在,漩涡镇大部分人家还保留着古时的磨碾,纯正的油香是漩涡镇最为靓丽的名片。”
招呼着帮手们在另一片田地里耙犁、翻地,65岁的杨明荣脸上沾满了辛劳的汗水。他说:“小满栽秧家把家,芒种栽秧乱成麻。现在是抢农时的关键节点,也是决定秋季水稻产量的重要时刻。”
看着记者似懂非懂,杨明荣解释道:“水稻种植需要经历籽种发芽、育秧、插秧等环节。农历四月初十左右的小满节气,栽秧、下苗的农家可能还是星星点点,但农历四月二十到五月中旬的时点,则是农村大规模种植水稻的集中时刻。”
杨明荣说,深翻稻田是保证土壤肥力的关键步骤,在插秧之前的一段时间,对大田、育秧田进行至少三次深翻,不仅可以保证秧苗移栽后最大限度地吸取土壤肥力,确保小苗茁壮成长,也可以让水、空气等生长要素始终“环绕”在秧苗左右,为它们的生长提供最为优良的环境。
杨明荣说,他是堰坪村最早进行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的农户之一,现在每亩稻田每年的产量可以稳定在800斤以上,去年成品米的销售价格达到了每斤10元,算上油菜籽一年的收入,他耕种的200亩土地的收入可以超过10万元。“只要不出现大的灾害性天气,今年油菜籽、水稻肯定还会迎来丰收。”
“春游金色花海,夏观水田插秧,秋闻稻花飘香,冬听雪落村庄,现在已经成为凤堰古梯田献给大家的最好礼物。保护好漩涡的绿水青山,就是保护好生活在这里、生长在这里的每个人的命根子。”杨明荣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