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小兵:找回儿时哈密瓜的味道
闫小兵:找回儿时哈密瓜的味道
在外企工作时,闫小兵一直在琢磨一件事,“为什么哈密瓜越来越不好吃了?”
闫小兵从小在哈密瓜的主产区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三塘湖镇长大,上世纪90年代起父辈开始大面积种植哈密瓜,三塘湖瓜甚至得过“哈密瓜王”的头衔。可如今,闫小兵每次回乡都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到儿时的哈密瓜味道。在国内出差时,他也会考察当地的瓜果市场,回乡种优质哈密瓜的想法渐渐萌发。
“找回儿时的哈密瓜味道”,成了闫小兵心中的一个执念。
2016年3月,闫小兵决定辞职回乡创业。他和父亲挨家挨户作宣传,逐户拜访全村100多户人家,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游说行动从月初进行到月底,镇上却没有一户愿意加入。眼瞅着天越来越暖了,闫小兵决定自己干,试种家里的15亩地。
从那时起,闫小兵回乡种瓜一事成为三塘湖的新闻。村民们坐在墙旮旯讨论着这个“落魄”的大学生:“说得那么好,肯定是在外面混不下去才回来种地!乡里几代人在这里种地,他能种出什么新花样吗?”
三塘湖镇是戈壁荒漠中的一片绿洲,以南北走向分布的3片水草地得名,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驼商驿站。小镇狭小而偏远,全镇人口仅1000余人,距县城80公里,当地人最引以为傲的事就是子女能在城市立足。曾在外企工作的闫小兵却选择了一条不被当地人理解的路。
没有人支持闫小兵,包括他的母亲。可虽然嘴上反对,每次下地,母亲都会跟着一起去,“我不帮他谁帮他?我种了一辈子地,他知道的能有我多?”
为了找回儿时的哈密瓜味道,闫小兵严格按照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对瓜田实行精细化管理。3月,他从相邻的八墙子乡哈萨克牧民家收购牛羊粪,开沟施农家肥,铺地膜、放节水滴灌带。4月是点种子的好时候,为了抵御常年不绝的西风,他需要在瓜苗旁放置土块挡风。随着瓜苗渐渐长大,剪苗、压蔓、打叉、选瓜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在瓜的生长期,为了防虫和防暴晒,还要为新瓜套袋和放支撑架。
三塘湖古法种植秘方的“法宝”除了牛羊粪,还有苦豆。苦豆具有天然固氮特性,可以埋在田里当“天然肥料”。春天,在瓜地旁盛开的苦豆花有杀菌抑菌作用。秋天,苦豆豆荚在哈密瓜坐果时成熟,闫小兵会摘下豆荚,熬成水当叶面肥,让瓜长得更好更甜。
闫小兵越来越沉默,他常常一个人在瓜田,一待就是一天,内心憋了一股劲,却无人诉说。
精心培育的哈密瓜终于成熟了,村民李国庆路过闫小兵的瓜田,特地来尝瓜。品着小兵摘下来的哈密瓜,李国庆眼睛放光,感觉“确实不一样”,“瓜瓤又黄又亮,脆甜,带有一股酥酥的口感,这就是我们以前种的瓜啊!”
李国庆承认,“我已经10多年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瓜了,再一看眼前这个28岁的小伙子,半年消瘦了很多,脸又黑又瘦,不禁又佩服又心疼。”
“以前,我和村里人的想法一样,大学生回农村干啥?种地还能种过我们农民?从那时开始,我的想法改变了,农村确实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李国庆说。
天有不测风云。由于下了两天大雨,地里一半以上的甜瓜都裂了口子,闫小兵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他没有放弃,积极联系瓜商寄送“苦豆蜜瓜”。“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瓜!”客户纷纷下单抢瓜,甚至有些瓜商提前付款预定来年的哈密瓜,这些都让闫小兵越来越自信。
而农村的现状也让他对回乡务农这件事越发坚定,“三塘湖老龄化特别严重,整个镇子都找不到几个年轻人,父辈年纪越来越大,总得有人种地!”
#p#分页标题#e#2016年到2018年,闫小兵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的瓜田从15亩扩大到100多亩。2019年,全镇90%的哈密瓜种植户都加入了闫小兵的合作社,加上流转的土地,合作社目前管理哈密瓜田有1450亩。
2018年加入合作社的李国庆说,“效益确实好,哈密瓜的价格不仅翻番了,年底还能分红”。看闫小兵一个人忙不过来,48岁的李国庆开始担任合作社的技术管理员,为社员统一采购农资、种植、管理和销售。
闫小兵说,“以前三塘湖就是偏远的代名词,现在互联网电商打破了地域限制。在农村,从被反对、被认可到被拥护,我经历了一段难熬的时光,没想到今年农民们竟然抢着加入合作社。最让我开心的是,我终于找回了儿时的哈密瓜味道!”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