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钢铁裁缝”32年练就“女焊子”

网络 山阴新闻网 2019-03-29 14:47  阅读量:13109   

  “无论做什么,都要有职业荣誉感,勤恳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徐朝晖说,在电焊这个男人的行当里,只有干出成绩,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图为徐朝晖准备进行焊接作业。 张远 摄

图为徐朝晖准备进行焊接作业。 张远 摄

  陕西省黄陵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煤炭资源丰富,是陕西省煤炭能源化工基地。今年50岁的徐朝晖是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的一名电焊工,也是该公司唯一的女焊工。

  19岁时,徐朝晖被招进父亲所在的西北电建一公司,跟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焊工。拿起焊钳的一刻,她就暗下决心要像父亲那样,干出一番名堂来。

图为徐朝晖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张远 摄

图为徐朝晖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张远 摄

  焊接看似简单,实则“大有文章”。“鱼鳞焊、梅花焊、摇摆焊,每一项都有不同的窍门。焊接要求无气泡、无裂纹、平整美观,每条焊缝都要符合多项技术要求。”徐朝晖说,高压焊接更是对焊缝的密封性、耐热性、承压能力、承重能力都有着更严格的要求,需要长时间高精度的重复焊接。

图为徐朝晖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张远 摄

图为徐朝晖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张远 摄

  高压焊接技术门槛高、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复杂,对焊工的精力、体力都是考验。徐朝晖为了练好这门技术,下足了功夫,工作服被烧出一个个破洞,甚至面部也被烧伤,只为精益求精。

  “每次焊接作业都会留心自己的不足之处,一旦发现就向父亲和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请教,同时查找相关资料,从金属材料的结构、特性、熔化焊接的特点来学习、分析、总结、提高。“徐朝晖说,如果问题不解决,我觉得睡不踏实。

  凭借着这股子“犟”劲,徐朝晖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高压焊工,公司的首席技师。多次荣获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的“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和“最美员工”。

  2009年的夏天,公司1号锅炉高温过热器出现大面积爆管事故,由于工作现场空间狭小,检修班的“彪形大汉”难以进入,只好给回老家的徐朝晖打电话。接到电话后徐朝晖直奔公司,在横纵不足1米的狭小空间里,徐朝晖穿着防护服顶着40多度的高温进行作业,每日满脸满身都是炉灰与汗水的混合物,一干就是5天,被工友们称为“女焊子”。

  除了在焊接技术上下功夫,徐朝晖在节约成本上也动足了脑筋。她自创的“双排点焊法”,将检修时间从3天缩短到3个多小时。同时,她研制出的改进型返料风管,将风管的更换周期从一个月延长到半年,仅这一项技术就为企业节约材料费用500余万元。

  “焊工作业条件比较艰苦,冬天在20米高的锅炉上干活,手冻得连焊把都握不住。夏天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高温焊接天天洗‘桑拿’。”徐朝晖坦言,高压焊工更是要爬锅炉、钻炉膛,在直径不足半米的管道内干活,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学焊工。

  “就像我那干汽车销售的儿子,心疼我下班后满身满脸的泥水,很反感我干这个,而且也觉得太不体面了。”徐朝晖说,但我告诉他,无论做什么、从事什么行业,干好了才是体面。(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