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植树开展30多年 适合市民参与的植树点所剩无几
义务植树开展30多年,适合市民参与的植树点所剩无几
不如认养一棵树 更便利有趣
又到植树时节。
从1985年开始,北京的“义务植树日”定在每年4月的第一个休息日。本周末将迎来北京第35个全民义务植树日。早在3月中旬,有关部门就对外公布了植树点、认养活动接待点。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绿化活动存在着冷热不均的状况——植树点供不应求,名额很快被抢光;而绿地认养、林木认养乃至日常养护、抚育劳动等形式,报名的人数远远少于需求。
尴尬
想带孩子义务植树 抢不上名额
“打了一天电话,把报纸上公布的植树点电话全都打通了,结果全部报满了,想义务植树,还找不到地儿!”上周,因为孩子的学校要求家长在清明节后上交孩子参加绿化活动的记录,张女士找出了留存的《北京日报》,按照上面刊登的电话逐一联系植树点,结果让她非常意外。“真没想到,植树活动这么火爆。”
而这种状态其实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很多跟我们联系多年的大单位现在都预订不上植树活动了,实在是适合普通市民种树的区域基本上没有了。”密云一家林业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还帮记者粗略核算了一下,因为树坑大小、株距、行距都有要求,按照2米×2米的规格,一亩地也就能种100多棵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这么多年,相对平缓、适合市民参与的植树地点确实所剩无几了。我们站里这两年都不再对外搞活动了。”
即便还对外接待植树活动的场所,一旦开始报名,也都迅速满额。北京今年的植树活动中,通州的植树点有850亩,是面积最大的植树点,记者电话咨询时,工作人员抱歉地解释,“上周就没有名额了,实在不能加人。”
石景山区的植树地点在报纸公布的那一周就已经满额;报名参加京西林场植树点植树活动的人数,一周之内就已经超量;门头沟区的植树地点一共30亩,在一天之内就已经满额……“如果您是个人报名,建议您参加咱们日常的抚育劳动或者养护,或者认养林木,也都算参加绿化劳动呀。”石景山区植树点的工作人员跟记者建议。
抚育劳动日常养护 仍少人问津
就像工作人员的建议,绿化活动其实并不只是“植树”这一项内容。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始于1981年。当年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其中规定适龄公民(除老弱病残者以外),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至5棵或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北京市也曾明确,首都市民可以通过植树、认养林木绿地、参与林木养护以及网上捐资种树等多种形式尽责。但多年以来,植树这种形式已经深入人心,而认养、抚育劳动、日常养护等形式虽然也逐年被更多人接受,但离“火爆”还相差甚远,尽管后者并不需要参与者投入更多的金钱或精力,甚至还更便利、更有趣。
“在我们公园认养林木,小灌木只需要10元到20元,日常养护都是我们做……您认养一年不再续了也可以,林木都在我们公园里,我们会继续进行养护。”海淀区元土城遗址公园认养活动接待人员接到记者打来的认养咨询电话时,回答的热情周到。
“碧桃、榆叶梅,认养一棵只需要30元,我们会给您在树上挂好牌子,还可以给您写上寄语,银杏、油松的价格偏贵一点,一棵需要50元。”玲珑公园的接待人员在介绍认养费用的时候,语气明显透着小心翼翼。
“植树名额已经没有了,您愿意参加抚育劳动或者日常养护吗?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也不用您带工具,您要是愿意,我查一下近期的安排,浇水、除草、捡垃圾、清理枯枝,您愿意选择哪项活动都可以。”石景山绿化活动接待点的工作人员耐心地跟打来电话咨询的市民介绍。
#p#分页标题#e#与植树点的火爆不同,尽管今年公布了几十万棵待认养的林木,但很多公园的林木都没有“认主”,不少公园虽然每年都提供上千棵林木待认养,但最少的一年,被认养的林木甚至不超过10棵。一名长年从事公园绿化的工作人员跟记者透露,“来认养林木的市民,多数都是个人的自发行为,意愿都是好的,但考虑的因素多,能长期坚持的少,我们也能理解。”
为了更好地推广林木认养,很多公园也在努力。元土城公园就打算延长认养活动时间,“开展认养活动的前后几周,只要市民过来咨询,咱们都挤出人手来,带着市民在公园里选一选。”北小河公园也打算在附近居民中加大宣传,并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预约浇水、施肥,我们免费提供工具,咱们师傅也能在现场教大家养花知识。”
欣慰
有仪式感
林木认养渐被“一老一小”接受
虽然全市参与的人不多,但是在东、西城区的不少公园,林木认养活动在近些年也逐渐被更多市民接受。
“每年一到3月份,不少市民就会主动和我们联系,想要认养林木了。”明城墙遗址公园林木认养活动联系人王竟介绍。明城墙遗址公园以梅花为特色,许多想要认养的民众就是奔着这些会开花的梅树而来。“我们会带着有意认养林木的市民在园子里转,只要相中的树木没被其他人认养就都可以选。近几年,我们公园的林木认养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很多认养者都连续3年以上坚持认养。”
月坛公园林木认养活动联系人佟明月则告诉记者,这几年公园的林木认养状况比较平稳。“今年从元旦开始到3月19日,总共认养了42株树木,主要为银杏、元宝枫、松树等,我们一般会建议市民认养乔木,每年费用是50元。”
佟明月通过日常观察,也总结出来认养活动的一个特点:有明显的情感寄托,“一老一小”属性特别明显。“家长给孩子、中年人给老人、老人给自己认养的比较多,而且很注重仪式感。比如家长带着孩子来,浇上两桶水,给老人挑一棵松树认养,希望老人健康长寿,都寄托着美好的情怀与愿望。”
感动
有情感寄托
那棵树仿佛一位挚友
“有人选树喜欢带花儿的,我不太一样,更看重树木跟我的‘契合感’。”48岁的郑先生,已是连续第五年在月坛公园认养树木,提到自己认养的那棵快柏,他仿佛在谈论一位相识已久的老友。
郑先生表示,最初认养树木,是为了家里的老父亲。事隔多年,他仍能忆起当时“相中”树木的情感触动,“走啊走,走到那棵树下,一看很壮实高大,突然就感觉挺好的。”于是,这棵树饱含着对父亲健康的祝愿,成为郑家人在大自然中的一份牵挂。
如今,郑先生的老父亲已经80岁高龄,从去年开始,他同时为孩子认养了第二棵树,希望孩子能如同树木一样茁壮成长。“树身上有名字,会带孩子经常去看看,浇点水,用这种方式做绿化还是挺有‘存在感’的,而且非常方便。”
同样在月坛公园,刘女士选择了一株开着白花的玉兰树,并一下子交了两年费用。虽然她亲自来办认养手续还是第一回,但事实上这株玉兰树已经是刘女士的“老朋友”了,她的奶奶在今年元旦去世前,一直在以她的名义认养这棵树。“我是奶奶从小带大的,以后,再去看这棵树,就像看到奶奶。”提起这棵玉兰树,刘女士仍然有些哽咽难言。
#p#分页标题#e#而程梅花在明城墙遗址公园认养梅花树已经有10个年头。早在2010年4月,家住三元桥的她为了看梅花,专门去明城墙遗址公园玩,当时正好有认养活动,一直喜欢梅花的她当场认养了一棵,并在树牌上留下了她特别喜欢的一句诗,“梅花欢喜漫天雪”,这个寄语一直沿用至今。
在程梅花开始认养梅树那年,外孙女也出生了,这让她对梅花愈发有感情了。2013年她又增加认养了两棵梅树,此后便每年3棵梅树一直认养至今。前几天,程梅花专门带着外孙女去公园交费,祖孙二人还特意去了那几棵梅树下欣赏。“今年有一棵树开了粉色、白色两种颜色的花,很多人在我的树下近距离拍摄梅花,我那小外孙女还说,姥姥,你看你的树长得多好,那么多人都在拍照呢!”程梅花语气里满是兴奋,71岁的她笑言,认养梅花树让自己开始对周围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连心态仿佛都更年轻了。
本报记者 周明杰 魏婧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