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疗愈让“星星”们在舞台上闪烁

网络 王林 2019-04-03 14:27  阅读量:18917   

  艺术疗愈——让“星星”们在舞台上闪烁

艺术疗愈让“星星”们在舞台上闪烁

宁伟诗、宁伟词演出完开心地谢幕。

艺术疗愈让“星星”们在舞台上闪烁

爱心人士将对“星星”们的祝福写在千纸鹤上。

艺术疗愈让“星星”们在舞台上闪烁

谢梓维投入地打着架子鼓。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葛宇飞

  昨天是第12个世界自闭症日,双胞胎兄弟宁伟诗、宁伟词照常在练歌,爱笑男孩谢梓维照常在打鼓,作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专门有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

  上周六,二十多个有才艺特长的自闭症少年在家长的带领下,组成东莞星星联盟艺术团。今后,他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在舞台上闪光,展示自我。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星星儿”在东莞市文化馆免费上各式各样的艺术类课程,艺术疗愈正在为“星星儿”们搭建一个可以闪烁的舞台。

  爱唱歌的双胞胎兄弟

  “我难过的是放弃你,放弃爱,放弃的梦被打碎 ……”两个白衣大男孩在舞台上深情地唱起台湾歌手周传雄的《我难过》,旋律行至高潮时,他们举起手臂,提高音调,嗨了起来。台下观众人手一支荧光棒,荧光棒的顶端是蓝色的星星,瞬间,上百颗星星在剧场里闪烁。这是上周六东莞星星联盟艺术团成立仪式上的动人一幕。

  其实,在舞台上唱歌的两个大男孩也是“星星”,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哥哥叫宁伟诗,弟弟叫宁伟词,都是自闭症患者。“我要用音乐这个指挥棒把孩子们往正常人的方向带。”听着两个儿子的演唱,坐在观众席的朱响玲一边流泪,一边高兴,找到这条让孩子们慢慢康复的通道,这么多年来她所遭遇的不幸、所付出的辛苦终于有所缓解。

  16年前,当得知肚子里的孩子是双胞胎时,朱响玲和爱人万分欣喜。然而,孩子出生没多久,他们却经历了悲喜两重天,两个孩子都被评估为自闭症。同龄的孩子都会说话了,他们的孩子却迟迟不开口。更奇怪的是,两个孩子不会说话,却能哼唱。“我的孩子不会叫妈妈,却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让朱响玲很困惑,她带着儿子四处求医,进行康复训练,一点点撬开儿子的嘴巴。

  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无法和同学交流,没有朋友,宁伟诗和宁伟词不愿意去学校,每天都要在上学路上折腾很久。突然有一天,这种状况改变了,他们很乐意背起书包往学校里走了。原来是老师让哥俩在课堂上表演节目了,两人唱了歌后,同学们热烈鼓掌。

  这给朱响玲很大的启发,她本身就是音乐老师,儿子们应该是对音乐有先天的接受优势,所以当他们在语言和社交方面遇阻后,唱歌便成了其对外传递信息的方式。她给孩子买了钢琴、吉他、架子鼓和各种CD,让他们在家里自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宁伟诗和宁伟词果然展现出了音乐方面的天赋。好多歌曲听一两遍就能唱下来,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虽然音质上有欠缺,但却很少跑调。哥俩谈论的话题也多和音乐相关,哥哥一提张信哲,弟弟就能准确说出张信哲哪一年出版了什么专辑、唱了什么歌。通过唱歌,他们还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好多同龄人不认识的生僻字,他们却认得,因为歌词里有。

  2015年,在一个慈善康复机构举办的联谊会上,宁伟诗和宁伟词第一次获得了登上大舞台表演的机会。朱响玲为了让两个孩子体会到表演的正式感,给他们买了华丽的白马甲和领结。在观众面前,他们一点都不怯场,在台上展现了很强的表演欲,下台以后更是神采飞扬。随后,朱响玲便到处给人说好话,为儿子争取登台表演和参加比赛的机会。宁伟诗和宁伟词只要一听到要出去演出的信息就会兴奋起来,提前几天做准备。

#p#分页标题#e#

  经过各种演出的锻炼后,两人的状况越来越好,不再那么狂躁,虽然还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敢直视陌生人,无法和外界沟通,但和家人完成日常的沟通已经没有障碍,两人还说长大了要做歌手。

  爱打架子鼓的微笑男孩

  同为自闭症患者的谢梓维也参加了星星联盟艺术团,与双胞胎兄弟靠歌声征服观众不同,谢梓维擅长打架子鼓。除了自闭症外,他还患有脑瘫等多重障碍,17岁的他牙齿不全,微笑起来嘴形有些诡异,但在动感的架子鼓声的陪伴下,这份微笑却格外纯粹和阳光,给人不一样的感动。

  谢梓维出生在东莞东城,直到6岁才能蹒跚走路。因为不会和外界交流,更多的时间他都待在妈妈陈菊兰身边。陈菊兰需要打零工来维持家用,没时间陪孩子的时候,她就让他看电视。时间久了,她发现儿子尤其喜欢看央视的音乐频道,哭闹的时候,一听到音乐就能安静下来。更让陈菊兰感到诧异的是谢梓维特别喜欢拍东西,家里能拍得响的脸盆、盒子、水桶,中秋节的月饼盒子都成了他童年的玩具。

  在逐渐感到儿子对敲打和声音特别敏感后,陈菊兰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谢梓维送到了离家不远的一个琴行,让他学习打架子鼓。在琴行,谢梓维看别人敲击一遍后就能模仿个七七八八,节奏感特别强,这让老师很惊讶,破例招收了他,让他和正常的小孩一起学习。

  因为不识谱,谢梓维学习打鼓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复练习,让肌肉去记住每个动作。陈菊兰买了iPad,用来拍摄老师的教程,回家后让谢梓维在微型的小鼓上模仿。以前,谢梓维不开心的时候会哭会闹,这两三年,他一不开心就会去屋里打鼓。

  谢梓维家里的墙上贴了一个歌单,上面都是他可以完整打击的歌曲,总共有四五十首,涵盖了中文、粤语和英文歌曲。他尤其喜欢节奏明快的励志类歌曲和英文歌,《改变自己》《我相信》这种类型的歌曲是他演奏频率最高的。

  “变开朗了,变自信了,有朋友了。”这是陈菊兰总结的儿子爱上打架子鼓后的改变。以前别人和谢梓维打招呼,他会刻意用手遮上眼睛躲避,现在,只要别人一伸手,他都会主动过去握手。有时别人帮他做了事儿,他甚至会用拥抱来表示感谢。每次参加比赛拿回来的荣誉证书,他都会小心翼翼地保存在床头 。

  琴行的老师经常安排谢梓维和其他的学生组成组合来一起打鼓,这让他多了一些和同龄人交流的机会。他虽然说话很慢很费力,有时嘴里还会发出一些怪异的呼喊,但有了架子鼓这个共同的语言,他明显可以融合进去了。

  市文化馆借助文艺力量 为特殊群体搭圆梦舞台

  在东莞星星联盟艺术团,还有二十多个同样患有自闭症但在艺术方面有特长的“星星”,有了专门的艺术团后,这些“星星儿”们今后将有更多的机会登台演出,在舞台上展现风采,获取掌声,甚至可以进行商演,获取相应的物质回报。

  东莞星星联盟艺术团是由东莞市文化馆和天柱慈善促进会牵头成立的公益团体,团队的工作人员都是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日常运营也由他们负责。团长夏莲曾带着自己的孩子走过了漫长的康复之路,如今,她22岁的儿子已经过了电子琴十级。“我们想让这些特殊的孩子能够真正地星光闪闪,得到有尊严的生活。”夏莲说。

#p#分页标题#e#

  在夏莲看来,成立艺术团一方面能够通过演出唤起社会各界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用活生生的例子给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一个示范和启发,传递艺术疗愈也是自闭症康复的一种可利用手段的信息,让他们在漫漫长夜里看到一丝光明。

  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在语言表达方面有障碍,但在非语言表达方面会特别敏感。如果能够用艺术的方式作为“出口”,输出他们“堆积”在心中的庞杂信息,孩子们的自闭倾向就会减少。而且,自闭症儿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专注度高,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本身就容易经过千锤百炼在某些艺术领域出成绩。

  有的自闭症儿童对音乐敏感,有的对绘画有兴趣,还有的对其他艺术形式感兴趣,作为过来人,朱响玲建议家长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和挖掘,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从他们的特长出发,帮他们找到可以利用的“出口”。

  东莞市文化馆自搬迁新馆以来,一直在借助文化艺术的力量为特殊群体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打造“爱心文化馆”品牌。现在,每个周末,文化馆都有免费的律动课、非洲鼓课、绘本课等课程,供自闭症儿童选择。王朝浪是非洲鼓课程的老师,他认为,虽然并不是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具备艺术方面的特长,但学习的过程一定能不同程度地让孩子们打开心扉,找到与人交流的渠道,变得自信开朗,勇于表达自我。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