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青年集结长沙 共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网络 刘斌 2019-04-03 22:00  阅读量:6691   

  中新网长沙4月3日电(刘着之)“当古老的文化打上创新创意的烙印,人们会像追赶潮流一样争相了解它。”在接触到AI技术谱曲的古诗词、虚拟现实展示的传统建筑后,肯尼亚女孩埃斯特说,她爱上了以前未曾深入了解过的中国文化。

“原本长沙”展演上,300架无人机排列成论坛名“CS IYF 2019”。 杨华峰 摄

“原本长沙”展演上,300架无人机排列成论坛名“CS IYF 2019”。 杨华峰 摄

  3月31日至4月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长沙市人民政府等主办的2019长沙媒体艺术节暨“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在长沙举行。来自85个国家的124名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创意“点亮”文化遗产,共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创新保护传承 让非遗触手可及

  数千年前,长沙铜官窑的瓷器曾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与各国文化交融碰撞。千年之后,长沙铜官窑“泥人刘”工坊内,一抔小小的陶土却难倒了拉脱维亚留学生欧文。他一次次试图将陶土拉胚塑形,效果却不尽人意。

  欧文对此并不沮丧。相反,他笑着对记者说,“其实我家乡的黑陶土很有名,但如今我们的各种手工技艺正在流失。像今天这样的体验能够帮我们重拾被遗忘的文化,这也正是我们跋山涉水来到这里的原因。”

汉娜(右)成了论坛上的“明星”。 刘着之 摄

汉娜(右)成了论坛上的“明星”。 刘着之 摄

  文化遗产的可及性,是与会青年聚焦的重点之一。巴基斯坦代表纳姆拉指出,即使在今天,仍有很多身处乡村或落后地区的人无法享受科技进步为遗产保护带来的红利。她与伙伴们探讨,如何将富有趣味的非遗引入教育体系。

  论坛东道主长沙的做法给了纳姆拉启发。据悉,通过各种不同的“非遗传习所”,长沙多地的村镇居民有了欣赏和学习非遗的直接渠道。以长沙下辖的浏阳市枨冲镇才常村为例,当地成立了长沙弹词、浏阳皮影传习所,深入各大屋场巡回演出,并开设教学课程。

  在参观湘绣、面塑、剪纸、核雕等湖湘非遗展示时,纳姆拉认真地记录下中国匠人对于非遗传承的心得,“希望把好的做法带回自己的祖国。”

  媒体艺术加持 让文化迸发生机

  论坛期间,一场名为“原本长沙”的多媒体展演吸睛无数。

  300架无人机闪烁的灯光组成论坛名“CSIYF2019”,随后变换出山川星辰;焰火如稻穗般悬挂天际,和手持竹竿的舞者展现出稻、竹、人的和谐共生;全息影像生成的比翼鸟煽动翅膀,与鼓乐齐鸣……数百万观众通过网络直播和与会代表共同感受这场视觉盛宴。

  古城长沙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突破内陆城市的地域局限,成为文化创意的先锋阵地。2017年,长沙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字节跳动公共事务总监贾临远介绍,现代科技和媒体艺术拉近了中国青年人与文化遗产的距离,不少城市以其独特的风貌和传统晋升“网红”。如湖南省博物馆2018年参与了抖音的博物馆日活动,让文物在特效下纷纷“复活”,相关视频获得了十多亿的播放量。

#p#分页标题#e#

  与会的新媒体艺术家林勇贤为这种推广方式点赞。他说,历史文化是媒体艺术的精神内核,媒体艺术则提供了了解历史文化的直观方式,两者共荣共生。林勇贤的故乡韩国光州与长沙同为“媒体艺术之都”,他期待双方在媒体艺术领域加强探讨与借鉴。

  青年力量集结 让交流点亮文明

  除了论坛中被热议的文化传承、遗产保护、媒体艺术等话题,与会者本身所代表的青年力量同样亮眼。

  第三次来到长沙的埃塞俄比亚姑娘汉娜认为,论坛已成为展现青年力量的重要平台,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青年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互联互通,沿线国家的发展也将拥有更多机遇。

  摩尔多瓦代表伊戈尔也是第二次来到长沙的“老面孔”。他告诉记者,自己通过去年的论坛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在论坛后和他们一起参与了数个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合作。

  作为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的承诺,长沙设立了国际倡议与遗产奖励基金。每年论坛会在全球各地遴选出青年艺术家参与“体验长沙”驻留项目,在此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和创作。

  2018年,来自7个国家的8位青年艺术家从80多位驻留项目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考察长沙及周边的传统艺术现状,并展开创意设计。本届论坛上,他们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其中,埃及建筑师穆罕默德用虚拟现实的方式再现了长沙龙王庙修复后的新面貌,来自印度的电影制作人吉塔则通过一则影片呈现出湖南花鼓戏与印度戏剧不同的传承路径。(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