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生福:脱贫路上的“爱心厂长”

网络 王林 2019-04-09 18:39  阅读量:19964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被职工们称为“爱心厂长”的马生福在牛场和鸡场里忙碌着。

  “牛场的近百头牛要出栏了,鸡场也准备从陕西引进6万鸡苗,职工们的工资也要尽快发到他们手里,他们每个人的生活情况也要问到……”

图为快要出栏的牦牛。 陈文年 摄

图为快要出栏的牦牛。 陈文年 摄

  初见马生福,衣着朴素,一双粗糙的手上布满了老茧。通过他的话语,就知道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说起在场里打工的贫困户、残疾人,每一个的家庭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十几年来,马生福默默无闻地帮扶了400多户贫困户,无偿送鸡苗、鸡蛋,扶个人、扶家庭、扶志、扶智,他的故事在当地成为了佳话。

  马生福是土生土长的门源县青石嘴镇红牙合人,当时的农村贫困落后,靠天吃饭没收入,地没少种、苦没少吃。

  “就上了一年小学,跟文盲差不多。”马生福说,“总要生活就跟长辈们商量学习,想办法积累了点经验,这才把旱台机砖厂承包下来了。”在不断努力中砖厂连年创收,从此马生福走进了市场经济的大潮。

  “马厂长,有没有什么活我可以干?岁数大了,出去打工没人要,家里也坐不住……”泉口镇东沙河村的村民马雄得知马生福是个好人,就跑到砖厂找活,马生福了解情况后答应老汉留在厂里操心,干点轻活,这一干就是4年。

  旱台村的梁希尧是个特困户,大儿子身患尿毒症,小儿子因在工地打工受重伤丧失劳动能力,家庭十分贫困,当时他来到厂里说明情况后马生福立马答应留下来。从1997年砖厂成立至2013年鸡场成立,梁希尧一直在厂里打工,精准扶贫开始后政府分给他4头牛,2016年底他才离开。

图为马生福荣获的奖牌。 陈文年 摄

图为马生福荣获的奖牌。 陈文年 摄

  “这些年,马厂长待我们亲如家人,现在生活好了离不开马厂长最初的帮忙。”厂里的职工如是说。

  东沙河村的郭进良,黄田村的宋显德,聋哑人冯有强、米宝才等等,他们生活的种种不幸和人生的酸甜苦辣,马生福都能一一说出。

  “都是乡里乡亲,真正有困难的人来找我,我都让他们在厂里找活干,挣点零花钱,他们大都在55岁以上,还有残疾人,依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我怎么能拒绝他们。”马生福告诉记者。“比起他们我过得好点,身体健全,就想着帮他们一把”。

  多年来,马生福收容残疾农牧民职工达四五十人。由于砖厂转型,顺应生态环境治理工作,2013年3月,他投资440万元,在旱台机砖厂原址上注册成立了门源县回乡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搞起了牦牛养殖和以鸡蛋、肉鸡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先进的设备和自动化的流程实现了精细化生产,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生产成本,连年创收达100余万元。

  同时,合作社注册了土鸡品牌商标,在合作社的带动和激励下,门源县泉口镇东沙河、西沙河、窑洞庄等5个自然村的土鸡养殖户达370户,形成了以合作社生产基地为主,贫困户、农户共同发展的土鸡品牌效应,带动贫困户每户增收8000余元。

  “现在,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今年门源县要脱贫摘帽,我更不能落后,要努力壮大泉口镇的特色养殖业,在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我要继续发挥点作用。”马生福说。(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