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年轻人不种地?种地也能种出新名堂”

网络 王林 2019-04-10 11:46  阅读量:14393   

  “谁说年轻人不种地?种地也能种出新名堂”——“90后”农民刘亚飞的春耕“小心愿”

  新华社郑州4月10日电(记者宋晓东)春耕时节,在河南省新蔡县一片1300亩的麦地里,“90后”刘亚飞一会儿指挥机械、一会儿调动植保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就是这片麦地的主人,是新蔡县年轻的种粮大户,“谁说年轻人不种地,农业的未来就要看我们年轻的‘小农民’。”刘亚飞说。

  大学毕业后的刘亚飞没有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选择了一条“下乡路”。他回到老家,先是跟父亲做农资生意,后来又干起了粮食经纪人。

  虽然生在农村,但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刘亚飞并不了解农业,在走南闯北收粮卖粮中,刘亚飞发现同样的土地、同样是种粮,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和“土办法种田”,不论在土地产出还是农民收入上都有着巨大的差距,“科学种粮到底行不行?”刘亚飞决定试试看。  

  2014年,刘亚飞流转了100亩土地,成立合作社,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小农民”。他不仅购买了悬耕机、脱粒机、烘干机等从种到收的所有现代机械,还尝试科学种植和田管,当年小麦亩产就超过了1000斤,玉米亩产达800多斤。

  “有知识就是不一样,种地也能种出新名堂”,不少“老把式”对刘亚飞这个“小农民”竖起了大拇指,随后刘亚飞陆续扩大流转规模,流转土地面积增加到1300多亩。

  “深耕土地,选用良种,合理施肥,及时防控。”这是刘亚飞总结出的16字种田心得,他与老一辈农民最大的不同就是“种地讲科学”。刘亚飞选用的小麦品种都是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在生产管理中,他根据各地块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实行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等新技术,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了产量。

  合作社成立之初,刘亚飞还高薪聘请了两名农业大学毕业生做技术员,还多次邀请河南省农科院专家教授到田里把脉问诊。2018年不少地方小麦出现减产,但刘亚飞种植的1000多亩优质高筋小麦不仅亩产达到1100多斤,还以每斤高出市场价近0.3元的价格被面粉厂家提前订购。

  “粮食生产不仅关系着国家的‘粮袋子’,更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天地,瞄准规模化种田、科技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新路子,粮食生产充满希望。”刘亚飞说。

  今年春耕,刘亚飞开始和不少种粮大户合作,为他们提供农资、调度农机、指导管理。刘亚飞有个小心愿:“带着更多的农民科学种粮,种好麦地多打粮,让国家抓紧‘粮袋子’,让农民鼓起‘钱袋子’。”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