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区、模拟创业、手机互动 学生们爱上了思政课
走进社区 模拟创业 手机互动
学生们爱上了思政课
101中学学生走进社区进行调研。
从高中课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到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中学到大学,思想政治课贯穿着我们的学生生涯。印象中的思政课什么样?数十人“挤挤一堂”,数不尽的幻灯片“轮番上映”,台上老师滔滔不绝,台下学生神游物外……
如今的思政课堂可大不一样:老师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学生们变身“创客”收获满满实践技能;师生开启“云课堂”,线上讨论问题,教师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面向追求个性的千禧一代,各中学、大学的教师充分迎合他们多元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以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为学生们呈现多彩的思政课堂。
课堂搬进居委会
体验公民的政治参与
几天前,海淀区福缘门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客串了一次“兼职教师”——101中学政治老师李杰把高一的政治课堂搬到了这里,让课本上的知识在生活中“活”了起来。
李杰拥有20多年教学经验,对于政治课本上的考点、知识要点摸得门儿清,但她依然时时感到政治学科教学的不易,“政治课要上得有意思,老师得格外花心思,要不然,很容易让学生们觉得枯燥无趣。”就拿她这学期要讲的高一《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参与“居民自治,共创幸福生活”来说,很多同学从未走进居委会,对居委会工作并不了解,如果只照本宣科,学生们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于是,李杰决定换个教法。
这学期,李杰联系了学校附近的福缘门社区,让孩子们自愿报名,在正式学习之前先来个实地走访,为课程预热。在调研访谈之前,她为学生精心准备了一份“学案”:居委会主任是谁?如何产生?居委会有哪些职能部门?具体职责是什么?我国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之间有何关系……这些与课本知识点密切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们通过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交谈,获得答案。
让李杰惊喜的是,孩子们此行的收获远不止得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此前的课程中,她已经带领学生学习过了民主选举方式,对于其中的“等额选举”,学生们一直有所疑惑,“等额选举不就是走个过场吗?民主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在与居委会座谈时,听到居委会主任也是等额选举产生,便有学生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居委会主任解释说,在选举时,选票上除了有候选人的名字之外,还会有一个框,“你们如果不愿意选我,想选李杰老师,就可以在框里写上李杰老师的名字。”场景化的解释,让孩子们理解了等额选举中的民主性。
李杰介绍,几年前,在高考中曾出现过这样一道试题,某居委会如果要成立一个日间照料室,需要经过哪一方的同意?很多学生在“居委会”和“居民会议”中选择了居委会。“这道题当年错误率很高,没有几个学生答对。”没想到,在这次实地走访中,孩子们就学到了关于这一概念的生动一课。在居委会介绍近年来为民众做过的实事时,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福缘门社区附近有很多电动车用户,这些居民通过居民会议的形式之一——居民议事厅,表达了想要拥有一个集中充电和车辆放置场所的诉求。居委会将这一诉求反映到街道之后,街道迅速拨款,解决了这一难题。“孩子们一下子就知道居民会议是怎么回事儿了,考试中的难点和重点都解决了。”
这并不是101中学政治课“活动化”的唯一探索。据李杰介绍,结合《经济生活》教学,学校开展了模拟创业活动,让学生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理解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如何寻找市场定位,如何组织生产;结合《政治生活》教学,学校开展了模拟联合国和模拟政协活动等。“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让孩子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国情,理解政治学科知识。”李杰坚信。
模拟创业自主经营
创客大赛感受经济生活
#p#分页标题#e#在北京市三十五中学,一场“志成创客”大赛活动在学校95周年之际展开。“高一政治备研组结合高一政治课程中的《经济生活》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创客教育实践活动,搭建学生创客的展示、交流、发展平台。”三十五中政治老师李佳介绍,在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创办一家学生公司,实践运营,亲身体验企业成功运作的要素,了解现实中市场经济的运行;运用商业思维挖掘需求、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用创新办法解决问题;通过职业角色体验和团队合作,了解企业职能部门的分工,培养职业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培养全球化时代企业家精神,了解个人与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增强公平贸易、正当竞争、诚信经营等商业道德意识。
“总说课堂学习离生活太远,常常感觉‘摸不到’,而这次学校组织的创客活动让我们不仅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还巧妙地运用到了生活中。”高一学生赵梓璇、刘星辰小组在活动感受中分享道,创客活动主要就是学校给予一小部分贷款与投资,个人投资一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联系厂家制作一些有关校庆的产品,再在校庆当天售卖出去,至于是获利还是赔本,就靠自己承担,最后还要将贷款和利润返还学校,做到“同担风险,共赢利润”。真实模拟现实社会中向银行贷款的形式,是一种既有风险,又有趣味的真实体验。
印有校训的古风书签、校庆主题纪念服、“志成风貌”明信片……在同学们手中,一件件普通的小物件被赋予三十五中的“志成文化”,成为独特的纪念品。“同学们设计了大量符合学校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赢得了广大师生和校友的喜爱,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学科思维和实践能力。”李佳说。
手机变“抬头利器”
因材施教激发学习热情
上思政课,学生不抬头怎么办?这大概是大多数大学老师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一代又一代“互联网原住民”步入大学殿堂,手机逐渐成为大学里的“课堂公敌”,再精彩的案例似乎都无法将他们的注意力从那小小的屏幕中抽出来。如今,走进各大学的思政课堂,可以看到近乎“神奇”的一幕:学生们不再低头偷偷玩手机,而是抬起头来,用手机“发弹幕”与老师互动,参与讨论——原本转移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公敌”,变成了辅助教学的“抬头利器”。
“你给改革开放打多少分?”“66666”“我打100分”“深圳人民表示改革开放的好处很多”……在清华大学的思政课堂上,一款智慧教学辅助工具“雨课堂”成为学生和老师课上交流的“利器”。老师和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连接微信,将学生在微信上的答题和评论一一投射在大屏幕上。通过“雨课堂”的答题和弹幕功能,老师可以现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和学习成效调查。与以往的教学辅助信息化工具不同,“雨课堂”还会将课上的每一页PPT即时发送到学生端,帮助学生保存课件及回顾课程。每页课件下方还有“收藏”和“不懂”按钮,学生可以整理收集不懂的知识点,老师也会收到匿名“不懂”数据的反馈,进而调整课程节奏及讲解重点。老师们只需把弹幕功能打开,就可以看到学生的提问、观点,甚至“吐槽”。
#p#分页标题#e#“你认为‘时代新人’,‘新’在什么地方,一个词也行,一句话也可以。”走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课堂,首经贸党委书记冯培正在用一款手机APP与同学们互动。和同学们想象的不太一样,思修课并没有照本宣科讲理论,冯老师不仅就当下热点乃至新闻话题和同学们互动,而且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的方式也十分特别。“课程文本中没有一个字是学生看不懂的,但是不是每一句话,都能让学生从耳熟能详变成自己思想认同的东西?老师的责任就是通过我们的讲授,帮助学生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一种新的境界。”冯培认为。
在巩固研究型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清华还推行了“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本硕博一共8门思想政治课程,各学院、各专业的育人课程,已经全部实行这种模式。教师会根据学生成长背景、专业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分门别类地设计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中一个年级读同一本书、做同一道题的一刀切授课方式。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上,针对美术学院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老师们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专业语言”来完成课程作业,作品形式包括国画、雕塑、陶瓷、染织、书法等,学生们在读史中创作,更在创作中感受先辈们坚守理想与信仰的力量。同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给工科学生授课时,会加入邓稼先、钱学森等“两弹一星”元勋的故事,把科学精神和爱国激情结合;给文科学生上课,则多和他们讲讲朱自清、闻一多这样靠手中一支笔来担当时代责任的文人。老师们表示,这样的“因材施教”,才能让正确的价值引导覆盖整个教学。
本报记者 牛伟坤 李祺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