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派发“爱心包”引贫困山区“女强人”助力脱贫攻坚

网络 李晓华 2019-04-19 10:00  阅读量:16735   

  中新网兰州4月19日电 (闫姣)“床单、手电筒、洗衣粉……这些东西对我们农民来说非常实用。”甘肃定西市渭源县大安乡井儿山村的单亲妈妈秦芳萍笑着说,“母亲邮包”里的东西够她一个人用很长时间,能节省下一些钱,用作在外地读书的孩子们的生活费。

  近日,中新网记者随同甘肃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负责人周华前往渭源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深度贫困乡,为当地评选出的“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及单亲母亲们送去了精准扶贫“爱心包”和“母亲邮包”。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山区里民风淳朴,虽然经济落后,但大多民众精神饱满,习惯将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图为当地村民房间一隅。 闫姣 摄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山区里民风淳朴,虽然经济落后,但大多民众精神饱满,习惯将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图为当地村民房间一隅。 闫姣 摄

  秦芳萍所在的大安乡是甘肃40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辖10个行政村,均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大安乡位于干旱山区,坊间称“十年九旱”。正值4月,各地鲜花盛开,绿草如茵,但在大安乡,眼睛所到之处均为土色山脉,汽车驶过弯曲的山路卷起阵阵尘土。

  该乡地广人稀,村民居住分散,有些山窝里只住了一家人。据不少年老的农民介绍,这样便于打理划分的土地,但因常年收成不好,十几亩庄稼也仅够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秦芳萍家有57亩旱地,前几年丈夫、公婆以及3个孩子放假回家都能帮她打理,干农活之余她还养了80多只羊创业。2016年被选为村上妇联执委的她想等日子好起来了,带着村里的贫困姐妹们一起挣钱。

  原本蒸蒸日上的家庭却先后因丈夫离世、公婆患病而遭到重创。走访秦芳萍家时,牲口圈里夹杂着“哞哞”和“咩咩”的牛、羊叫声,院子里是她养的几只鸡,正低头啄食。

甘肃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负责人周华(左)为定西市渭源县大安乡单亲母亲们送去了“爱心包”。 闫姣 摄

甘肃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负责人周华(左)为定西市渭源县大安乡单亲母亲们送去了“爱心包”。 闫姣 摄

  秦芳萍刚从地里回来,头上还围着头巾,布鞋和手上沾满了泥土未来及洗去。她一般早上6点起床,喂完为数不多的牛羊和鸡,就带上馍馍和水,锁上门匆匆去地里,直到天色渐暗,她才返回家中简单吃点晚饭。

  出于孝顺,秦芳萍以照顾孙子为由,让患病的公婆搬去小儿子读书的城市,此后,所有繁重的家务和农活都落到她一人身上。“现在政策好,一年下来政府给我们家补贴3万余元,我就干活赚孩子们的生活费。”她说。

  “再苦也要让三个娃娃读书,现在的社会没有知识不行。一辈望着一辈好,我希望孩子和老人都过得好,他们是我支撑起整个家的动力。”秦芳萍身材不高,但看上去十分精干,整个家被她收拾的干净整洁。

  渭源县妇联工作人员赵娜说,渭源县山区里民风淳朴,虽然经济落后,但大多民众精神饱满,习惯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举例说,远在秦祁乡白土坡村的刘彩霞,丈夫去世20多年,她独自养活三个孩子长大,家里家外都照顾得很好,是村里的“女强人”。

#p#分页标题#e#

  周华表示,基金会将主动与基层联系,“下沉”平台资源,把诸如“救助儿童”“贫困单亲家庭‘爱心包’”等项目落实到贫困村,以调动女性力量,助力贫困村的脱贫攻坚,“慢慢打开农村妇女的视野,妇女能顶半边天”。

  渭源位于甘肃中部,是六盘山片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截至2018年底,全县未脱贫人口共2.9万人。近年来,渭源县妇联鼓励、引导妇女参与巾帼脱贫行动,调动妇女积极性,助力脱贫攻坚。(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