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沿线国家民间组织甘肃考察 聚焦水资源利用
中新网兰州4月26日电 (记者 丁思)22日至26日,来自埃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丝绸之路沿线9个国家民间组织一行15人考察团来到甘肃兰州,了解甘肃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与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社会组织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及参与相关合作等。
25日,考察团一行在兰州与甘肃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甘肃彩虹公益服务中心、甘肃善泉城乡社区发展中心等组织代表举行交流座谈,聚焦水资源利用、教育、文化、扶贫等话题,交流分享经验。
每年至少要来中国7到8次的“老朋友”约瑟夫·卡哈马是坦桑尼亚坦中友好协会秘书长,他说,中国在教育、科技、文化、健康等很多方面的经验,都值得大多数非洲国家来学习。 钟欣 摄
水资源合理利用是来自非洲国家民间组织代表们最为感兴趣的话题。听闻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成祥在非洲国家推广饮水工程示范项目,南非全国公民组织全国执委赫兰吉维·恩内贝发出“邀请”,希望该项目也能在南非推广试点应用。
面对赞比亚政策分析与研究中心研究员玛林迪·莫索尼提出的“如何解决赞比亚的用水难题?”马成祥说,首先要对当地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利用,不仅限于地表水、地下水,还要把雨水作为一种水资源,在旱季时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水资源工程管理措施和人员技术能力。
甘肃省政府外事办副主任、甘肃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朱继君说,期望甘肃与各国社会组织建立密切联系,在更多领域展开更多实质性的合作。 钟欣 摄
埃塞俄比亚“母性之本”慈善协会秘书长德贝芮沃克·德贝贝对甘肃社工组织进行的小学生课后辅导项目很感兴趣,希望将这种成功的经验带回国。
每年至少要来中国7到8次的“老朋友”约瑟夫·卡哈马,他是坦桑尼亚坦中友好协会秘书长。他说,此次是他第一次来甘肃,甘肃也是他到访中国的第30个城市,中国在教育、科技、文化、健康等很多方面的经验,都值得大多数非洲国家来学习。
甘肃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成立于2014年1月,现有78家会员单位,先后与捷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澳大利亚、尼泊尔等国的17个社会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双方的交流逐渐向熟悉法律制度、研究国情省情、确定重点项目、促进民心相通等方面扩大。
甘肃省政府外事办副主任、甘肃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朱继君说,地理位置的临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自然条件等方面与甘肃有着很多相似性,文化和教育是彼此间交流合作的重点和优势;另外,丝路沿线国家在戈壁农业和生态保护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也期望甘肃与各国社会组织建立密切联系,在更多领域展开更多实质性的合作。
期间,考察团还走访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自然能源研究所;并走进甘肃社区,参观“陇原巧手体验馆”,感知中国西部文化。(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