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在催化塔中的“钢铁裁缝”
“走进涩北大盐滩,越走越远心越寒。烈日之下把活干,光着膀子也是汗。日落之后如三九,只有帐篷挡风寒。沙爆过后往前看,弧已经被吹散。喝的只有铁锈红,吃的只有干米饭……”焊工杨永磊写的这首打油诗是青海油田石油工人当年在野外作业时的真实写照。
1991年,16岁的杨永磊初中毕业后招工来到格尔木炼油厂成为一名焊工,“当时父亲想着我在炼油厂离家近,能照顾到家庭,但是没想到炼油厂的工作比在野外作业还要艰苦几倍”。
图为青海油田分公司格尔木炼油厂机修车间焊工杨永磊。 钟欣 摄
最初杨永磊在花土沟炼油厂跟着老师傅学习焊接技术,半年后,回到格尔木炼油厂做工具箱。
杨永磊作为格尔木炼油厂第一个进入催化塔作业的焊工,他感到特别幸运,“当时催化塔中的一个小塔内需要焊接内件,但是小塔里面空间狭小,当时的焊工里面只有我比较瘦,能勉强进去作业”。
其实,在好运气的背后是杨永磊不懈的努力,他从一名对焊接技术毫无了解的初中毕业生成长为一名焊接高级技师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背后是不断的学习、实践与总结。
“有一次在进行催裂化装置检修时,外面来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有一条焊口焊地特别漂亮,我就趴在焊工旁观察学习,自己再回去练习。”他试图通过攀爬脚手架,来到高空焊口的位置学习,当场被施工现场的负责人制止,表明来意后,负责人让那个焊工把焊接方法和注意事项都教给了他。
60米左右高的催化塔是催裂化装置第一再生反应器,是炼油厂最关键的设备之一,在催化塔内作业的难度极大。“里面作业的空间有限,我们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踩在塔内的软梯上作业,随时都有高空坠落的感觉,每次作业都要在塔内爬上爬下,对体能的要求也很大,而且催化塔内部常年弥漫的大量催化剂也加大了作业难度”,在杨永磊看来,这是一份挑战难度很大的工作。
催化塔正常运行的温度在650摄氏度左右,抢修作业时内部温度一般在37摄氏度左右,即使这样杨永磊还是需要穿上厚重的焊工服,以免被飞溅出来的焊花烫伤,“在催化塔内待一会儿就会全身湿透,冬天时内外温差能到达50摄氏度,感冒是无法避免的”。
在和杨永磊一同工作了17年的车间技术员李海强看来,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焊接人才,“杨永磊对工作尽职尽责,每次我们厂的管道、设备发生泄露需要焊接,或者一些危险部位的零件需要焊接,他都冲在最前面。
工作27年间,杨永磊经常加班加点作业,“最长一次的连续作业了36小时。”2006年之前,杨永磊每年连续作业24小时的次数高达20余次,近些年,由于装置优化、管理水平提升和检修质量的提高,杨永磊加班作业的次数逐渐减少。
图为青海油田分公司格尔木炼油厂机修车间焊工杨永磊。 钟欣 摄
杨永磊经历了格尔木炼油厂从20多名焊工减少到如今的3名,但是他似乎毫不担心。在他看来,焊工是一份既辛苦又有很高技术含量的工作,需要大量时间才能练就一身好技术,所以他在科研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希望通过科技的进步,减少人工的投入。
2012年4月,杨永磊拥有了“杨永磊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目前有27名一线职工参与其中,大家将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拿到工作室一共解决,在解决疑难的过程中改进创新,通过后期多次改进完善,形成创新成果。
工作以来,杨永磊参与炼化装置检修、抢修、维修500余次,攻克70余项技术难题,23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出版发行了一本著作,填补了大量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焊接及修复技术领域的空白,研发的技术成果投用后获得一千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