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报话大楼:时间的声音融入百姓生活

网络 李晓华 2019-05-05 14:25  阅读量:10585   

西安报话大楼:时间的声音融入百姓生活

  如今的报话大楼门前车水马龙。 (记者 张曦 摄)

  ■记者 闫珅

  时间的声音,在老西安人的记忆中,不是来自于机械手表秒针咔咔的运转声,也不是晨钟暮鼓的敲击声,而是每逢整点从位于西安西华门报话大楼发出的悠扬的、悦耳的《东方红》乐曲。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那一段穿透力极强弥漫在城市上空的时间之音,交织在城市的百姓生活中,成为老西安人脑海深处的记忆。

  从1965年起,位于西华门与北大街十字东南角的西安报话大楼,从早晨6点到晚上10点,每逢整点“东方红,太阳升”。钟声所及之处,一代代西安人听着时间的声音成长。夜里,西华门十字不再吵杂,褪去一天的南来北往与车水马龙。在收费亭中待了一天的收费员,迎来钟敲十下。夜归人简单收拾了挎包,回家。“敲八下,我来上班。第二次敲十下,我可以下班了。”对于她来说,每一个工作的夜晚,钟声就是回家的旋律。

  有了时间的声音,几时上班,何时放学,这日子就有了规划。“你看,我们一样,有钟声相伴。”她指着路边马扎上坐着的电话卡售卖人,夜色中仍在忙碌的保洁员,以及远处西华门姿势标准的女交警……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习惯了《东方红》的节奏,这个时间朋友具有神奇的魔力,能让不同职业、不同方向的人在钟声响起时,不约而同想起时间,在心中计划着下一步。

  西安报话大楼是五十年代西安十大建筑中最高的一座,建于1959年,1963年竣工,与1958年建成的北京电报大楼成为姊妹建筑,是当时西安的电信通讯枢纽。西安报话大楼是一座L型建筑物,距地总高62.5米。顶层建有5层方形塔楼,四面嵌设巨型大钟表,外墙贴着淡奶油黄色的瓷片,整体为苏式建筑。

  在当时的西安,无论是在规模、建筑设计、功能等方面,西安报话大楼都是最先进和最时尚的标志。那时西安城中还没有那么多的高层建筑,钟楼以北的报话大楼很是夺人眼球,成为市民争相合影留念之所。

  一位老西安人动情回忆:“那时的报话大楼,被西安人称作‘大钟表’。跨世纪的时候,我刚从英国留学归来,要与分别多年的同学们跨年狂欢,我们相约‘大钟表’下,那时的西安没有‘大钟表’更能给人时间激励的地方了。我们的相约不胫而走,那晚竟有好几百人欢聚‘大钟表’,齐声倒计时,声音中送出我们对新世纪的期待,当‘大钟表’的新年报时响起那一刻,我们激情澎湃、欢呼跳跃。之后每年跨年,我们都会相聚‘大钟表’,有了属于我们的共同回忆。”

  岁月悠悠,歌曲依旧。随着时代的发展,《东方红》的演奏方式已悄悄变了多次。最初,是由小锤击打钢丝,发出旋律,再通过塔楼上的喇叭播放出去。到了1970年,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了《东方红》协奏曲的录音带。现在,用的则是电子音乐,控制系统控制准时播放。

  在许多现代建筑林立而起的今天,西安市民对报话大楼的钟表仍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这么多年过去,它就是西安的“北京时间”。当悠扬的《东方红》旋律散去,紧接着那一声声洪亮而低沉的报时钟声,便回荡在城市中心的上空,不由得让人意气风发,神清气爽。

  目前西安报话大楼是由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管理。曾经的长途挂号大厅,里面排着的队伍总是很长,如今,除了一楼营业大厅作为对外办理电信业务的场所外,其余都是机房,内部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通信网络系统与设施,是全国长途通信网的八大枢纽之一和全国四大数据中心之一,也是连接全国乃至世界的通信交汇中心之一,在中国通信业版图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p#分页标题#e#

  自报话大楼建成至今,有过三次外立面维护,每次都尽量保护原有建筑,保持其原貌和底色不变。因此,报话大楼整体形象依旧接近五十年代的样子。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随着城市的发展,报话大楼周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物是人非。手表手机等设备普及,或许很少有人再去依靠报话大钟来计时,但它已经成为西安的一个“声音符号”、地标建筑,这一声音时间已经融入市民生活,不时在老西安人的心底响起。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