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植物博物馆为何落户昆明茨坝?
国家植物博物馆为何落户昆明茨坝
开满蓝楹花的昆明盘龙江
日前,选址定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片区的中国国家植物博物馆项目实现了征地拆迁工作“零”的突破,意味着国家植物博物馆的建设已经步入倒计时。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天然花园”“香料之乡”等美誉, 生物多样性位居全国之首,有超过1.7万种高等植物,占中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的62.9%,是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
昆明是一座高原风光之城、人文荟萃之城、民族风情之城、边疆风貌之城、物产富饶之城,是享誉世界的“春城”“花都”。全市有野生植物1200余种、花卉460余种,花卉产值连续20年保持领先,中药材种植面积近23万亩,天然药物资源品种数量居全国前列,为开展科学研究、发展健康产业、打造绿色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昆明市提出了建设“健康产业发达、健康文化鲜明、健康服务完善、健康春城品牌靓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健康之城”的目标。
国家植物博物馆集“馆、库、园”一体,是把传统博物馆的展陈与活植物的收集、展示与研究、传统文化和大健康产业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型植物博物馆项目,项目初步确定范围达约10平方公里。
经过近一年的选址调研、对比、分析之后,位于昆明主城北部的茨坝,从9个选址片区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所在地。
国家植物博物馆为什么会选址茨坝?茨坝片区优势明显,自然环境、科研条件、基础设施等条件完备。
茨坝片区拥有可开发用地面积557公顷(5.57平方公里),辖区内科研院校还可释放和承接空间约3000亩(2平方公里),对国家植物博物馆的建设需求有着良好的用地空间基础。
同时,位于昆明北郊的茨坝片区地形、土壤、生物生存环境多样,水文、气候适宜,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研究历史深厚,迁地保育的植物种类丰富,是国家植物博物馆选址于此的先决条件。
茨坝片区具有极为明显的生物科研传统与资源优势。茨坝片区约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云南近80%的生物科技、高原特色农业科研院校、人才和技术成果;收集保存了近万种植物资源,拥有全球第二大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和中国第二大植物标本馆。
这里不仅有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一批相关研究机构及高校,还有昆明植物园、黑龙潭公园、昆明树木园等多个植物园林,周边环境非常适合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
茨坝片区的众多生物研发机构和国家级科研平台高端人才资源聚集,是将国家植物博物馆建成国内顶尖、国际一流植物博物馆的必备条件。
作为昆明曾经的工业片区,茨坝多年以前是昆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聚集地,区域道路四通八达,外部交通条件十分出色,水、电、气等公共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备,具有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的基础条件。
除此之外,2017年4月,盘龙区也出台了茨坝生物科技小镇的建设规划,将这里定位为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科技核心区”,以实现“茨坝工业片区‘腾笼换鸟’的全面转型”。
目前,盘龙区启动了茨坝生物科技小镇片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部分重点项目已经在开发建设或选址推进中。茨坝生物科技小镇包括云南生物科技创新中心、云南中科生物科创园、都市园艺大健康产业园、云农众创空间、“871西区”科技文化融合孵化基地和互联网+中药材检测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