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觉得读研是一种“浪费”
我不觉得读研是一种“浪费”
伴随着研究生扩招,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然而,研究生教学是为了培养学术人才,与本科教学的目的并不一致,因此很多有志于进入职场的研究生,都难免在入学之后,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这种现象在那些对口岗位没有太多技术门槛的专业尤为明显。通常,这些对口岗位只要求本科乃至专科学历,似乎工作经验比学位更加重要。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会开玩笑说:“可能未来读研出来找工作了,发现面试你的主管是自己曾经的同学。”在一些行业的很多从业人员看来,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在能力上并没有多大差别,入职了都要从零学起。
在这种近乎“读书无用论”的看法之下,读研的时间好像真的有些“浪费”。然而,我却并不觉得读研当真是一种“浪费”。如果只看用人单位对我们的评价和开出的薪水,读研或许帮助不大,但如果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考虑进去,那么,在校园里学习的光阴,绝对意义重大。
本科毕业生读研的动机,粗略说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本科阶段就发现了自己的学术兴趣,希望通过攻读硕士乃至博士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为未来从事科研和教学做准备。这些人会在研究生阶段大量的文献阅读中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点,但这类学生的占比并不高,更多的是那些还不知道自己是否热爱学术,但暂时还不想进入职场,而是希望进行深造的学生。有些毕业生因为觉得自己的第一学历职场竞争力不高,所以想攻读硕士学位,增加自己的简历优势。还有些毕业生纯粹没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希望为自己续上两三年的缓冲期。这些学生可能很快发现,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安排与就业能力培养相关度并不大,即使听上去强调实操的课程,也离不开大量的文献阅读。这会让很多人觉得,读研好像并不明智。
坦白说,我的读研动机就属于后者。我一方面试图通过换个城市读研,体验不同的学校氛围,探索自己是否热爱学术研究,但更倾向于在硕士毕业后进入职场。对我们这些人而言,读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人生的可能性,在读研时可能会发现学术的魅力,从而作出选择。若不读研,学术能力就无从谈起,从事科研教学几乎没有可能。
研究生阶段所学到的,不一定是可用于实践操作的技能,还可能是内在的思维能力。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术思维,培养学生利用理论视角去解释现象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未来的基层工作中未必能立刻显出优势,但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这种思维会对一个人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书到用时方恨少”,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回到学校攻读在职研究生,或许就是因为看到了这种能力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攻读研究生,也给自己提供了自我提升机会。在学校,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也可以旁听一些课程,参加学校的海外交流项目,还可以就一些公共议题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深入讨论,获得新知。这些机会在毕业工作后,其实非常难得。
归根结底,既然作出了选择,那就已经没有了后悔的退路,理应让这种选择变得更有意义。很多时候,人生的选择都无所谓对错。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选择读研,只要能在读研过程中慢慢明晰自己的人生方向,积极培养自己的相关能力,时间就绝对不会被浪费。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