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丝猴野外保护与研究的“神农架样本”
(新中国70年)“孤儿”逆袭背后——中国金丝猴野外保护与研究的“神农架样本”
中新社湖北神农架5月14日电 题:“孤儿”逆袭背后——中国金丝猴野外保护与研究的“神农架样本”
中新社记者 郭晓莹 全安华 艾启平
每天清晨,在湖北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工作人员杨忠林都会一边抖动塑料盆里的花生,一边对着山林大声呼唤:“噫……噫……”
过不了一会儿,10余只金丝猴立即浩浩荡荡“冲”下山来。只见领头的,是一只身材魁梧、金毛闪闪的雄性金丝猴。它吃完撒在地上的花生后,还会伸手向杨忠林讨要,若没有讨到,便站起身将手伸进杨忠林的衣兜寻找,或轻轻掰开他的手指,看看手中有没有食物。
“他叫‘孤儿’,是这个金丝猴家族的‘家长’。”杨忠林告诉中新社记者,“孤儿”出生后不久便被遗弃,在非亲母猴和人工共同呵护下长大。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余辉亮说:“在它还没有成年的时候,我们常常在食物匮乏时把它唤引到隐蔽之处,给他开开‘小灶’。”
“孤儿”自小接受人工唤引投食,体格健壮,机智勇敢。2015年,“孤儿”击败其它雄猴,成为一家之长,担负起保护整个家族的责任。
在成长过程中,“孤儿”与科研人员彼此培养了感情,建立了信任,多年来未曾离开大龙潭。
“孤儿”是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人工补食”措施的受益者之一,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
神农架冬季漫长,每年冰冻期长达6个月之久。冬季食物匮乏是导致金丝猴种群濒危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帮助金丝猴度过冰封的冬季,神农架科研团队启动金丝猴“人工补食”计划。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敬元是“人工补食”计划的参与者之一。他还记得,金丝猴异常敏感,还没等考察队员靠近,它们便一哄而散,消失在森林中。2005年冬季,金丝猴终于接受了人工投放的食物,还能简单回应人类的呼唤,并且主动靠近。在此基础上,神农架搭建了中国首个野外金丝猴研究平台——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
目前,这个基地常年生活着四个家庭和一个全雄单元近百只金丝猴,它们对人类没有丝毫敌意,为科研人员的近距离观测、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人工补食”措施的成功,加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神农架金丝猴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余只增加至如今的1300余只。自实施“人工补食”以来,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吸引了一个金丝猴种群,每年都会出生一定数量的小金丝猴,成活率达100%。
实实在在的数字背后,是神农架付出的巨大努力。但是,保护工作没有自满的空间,金丝猴保护仍面临栖息地破碎化等难题。
杨敬元介绍,未来神农架还将实施更大范围的生物廊道建设,构建湖北、重庆毗邻神农架6个县市区统一协调的野生动物专用“路桥网”,将碎片化的栖息地连通起来,进一步优化金丝猴及其它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