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费林加:培养更多青年做出杰出科研成果

网络 李晓华 2019-05-14 21:24  阅读量:14290   

  中新网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 许婧)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科学家费林加14日在华东理工大学与该校青年人才代表陈宜峰教授就成长、科研、想象力、国际合作等话题展开对谈。费林加希望能将2017年揭牌成立的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称“联合研究中心”)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社区,在这里培养训练年轻人,吸引并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在智能材料,分子开关与马达,超分子化学上做出杰出的科研成果,“这是我最大的目标”。

费林加教授(左)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华理优秀博士生张琦题字。供图

费林加教授(左)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华理优秀博士生张琦题字。供图

  出生于1951年的费林加因其在“分子机器设计合成”做出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共享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诺奖评选委员会在发布的新闻公报中指出,这三位科学家研发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机器——分子机器,只有人类头发的千分之一大小。它可以是微型“起重机”、人工“肌肉”和袖珍“马达”。费林加也因此被称为“分子马达”第一人。

  费林加出生在一个很小的乡村。“在我12岁之前,我从来没有离开我的乡村。我有个很大的家庭,有9个兄弟姐妹,我排行老二。我非常喜欢化学,喜欢合成新的化合物,漂亮的晶体,甚至是‘令人难忘’的味道”,曾以为自己要成为一个农民的费林加告诉青年学子,是父母的鼓励和政府的支持让他能够在大学里选择化学作为专业继续深造。

  幸运的费林加遇到了特别好的老师,于是他在化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来越享受化学带来的乐趣,“即使你出生在贫困的家庭或是境遇不好,你也要努力追随自己的内心和天赋,把握好机遇”,费林加说。

  忆及获得诺奖的那一刻,费林加笑着说,那天早上正和学生讨论下周需要进行的实验安排,“我甚至有点‘恼怒’电话的铃响打扰了我和学生的讨论”。当接到电话,得知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后,费林加觉得自己可以向周围的人“炫耀”,但却在电话里沉默了很久不知道该说什么。挂断电话后,费林加说他做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让刚刚讨论的学生回来,继续被电话打断的课题讨论,“这也是真的是很有趣的经历了”。

学生向费林加教授提问。供图

学生向费林加教授提问。供图

  2017年,费林加出任“联合研究中心”外方主任。据介绍,目前研究中心在智能材料上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制备了具备自我修复功能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

  当被问及对中心的期望时,费林加直说,想做的并且正在做的就是训练学生进行高水平研究,并得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应当促进外方和中方学生的交换与交流,形成有效的国际化科学社区。他特别提到中科院院士、华理教授田禾在光化学等领域的长期研究和杰出贡献,认为田禾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中心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与指导。

  如何培养高水平人才?费林加认为,大学有足够的自由给学生去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明确自己的能力;费林加坦言他很难每天与学生进行一对一对话,因此需要进行集体讨论,不断地提醒学生这是他们自己的课题,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但有什么问题,他都会给出建议与指导。在他看来,努力工作是必须的,但一味地只知道工作没有意义。学生需要不断反思地自己的课题,如果这个课题已经无法实现,那就要及时放弃。

  费林加告诫青年学生,在面对挑战时,不要轻言放弃。要追随自己的内心与天赋,不要去过度焦虑未来,更多去思考自己能学到什么。

#p#分页标题#e#

  对如今越来越多的“跨界”年轻人,费林加也有话说:要学会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从事着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研究,为自己积攒学术声誉,提高学术能力,另一方面选择一个新的领域,能让自己在这个领域里取得开创性成果。在学术生涯的过程中,平衡好这两条腿,才可以稳健地走很远。

  2018年,上海为费林加颁发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和居留许可。在今年即将开幕的上海科技节上,费林加也将应邀走上“科学红毯秀”。

  谈及上海的科研氛围,费林加说“感觉很棒”,虽然他没有去过上海所有的科研机构,但他感受到上海非常注重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化学上,是在商业,工程,计算机等各个领域。

  “化学是无国界的,在科学的社区里,学生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大家相互学习,交换思想。不同的是对待各国学生的教育方式。我更希望中国的学生和导师可以有更多的互动,多肯定自己的想法,不仅仅是埋头工作”,费林加说。

  据悉,本次活动是华东理工大学第三十二届思想学术节开幕活动,也是“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身边榜样,引路青年”系列活动的第二场,近百名华理青年师生参加了本场活动。(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