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新发现 领脑胶质瘤迈进分子诊断时代
中新网上海5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脑瘤,占脑肿瘤的40-50%,占原发恶性脑瘤的70%。其发病机制不明,生期短,致残率高,疗效差,是最难攻克恶性肿瘤之一。
记者15日获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教授团队历经8年研究,发现了胶质瘤发病的分子机制。他们率先发现了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导致代谢失调的促癌机制,由此提出了“胶质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新观点。相关研究成果当日斩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教授团队历经8年研究,发现了胶质瘤发病的分子机制。 医院供图 摄
据了解,经过相关测序和系统分析,研究团队发现了国人胶质瘤分子分型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了胶质瘤分子分型新标准,率先实现分子诊断的突破。
据毛颖介绍,基于完善的组织库、升级后的分子病理库,项目实现了基础研究成果的快速临床转化。项目组开发了IDH突变胶质瘤术中快速诊断新方法,并在分子分型指导下进行了自主研发DC疫苗治疗胶质瘤、改进化疗等两项临床试验,实现了精准治疗胶质瘤等。
据介绍,迄今项目组开展脑胶质瘤分子诊断逾1160例、精准治疗逾1650例。毛颖领衔团队制定了《中国胶质瘤诊治指南》,使胶质瘤病人预后、社会效益等均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疗效、社会效益等均得到显著提升。(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