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龙舟传奇,我们续写
大洋网讯 端午至,龙舟来!每年的端午,各地都会上演不同的龙舟赛事来庆祝节日。9日,九江将举行精彩的龙舟赛。九江作为佛山龙舟运动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龙舟精神激励着九江人拼搏向上。这差不多是每一个九江男儿幼时的经历:跟着龙舟沿着河边跑、与其他小伙伴争龙舟上扫水的位置、每次放学回家都会在龙舟旁久久不舍离去……如今,随着老一辈龙舟手的老去,新的龙舟手是如何接棒传承龙舟的呢?端午将至,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看九江年轻人是如何传承龙舟文化。
年轻的非遗传承人
组建业余俱乐部传承龙舟精神
1985年出生的朱贤勤,父亲朱石明是九江传统龙舟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从小与龙舟接触,让他对龙舟有着特殊的感情。大学毕业后,朱贤勤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九江传统龙舟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年轻人一起,朱贤勤十年前在九江永宁社区成立了业余的龙舟协会和俱乐部。朱贤勤坦言,作为九江传统龙舟技艺接班人的他想把龙舟精神传承给年轻人。
说起自己与龙舟的情缘,朱贤勤有些兴奋。朱贤勤告诉记者,他不到一岁时就已经下龙舟。“当时是父亲把我抱上去的。”再长大点后,每逢放学只要闻到河边飘着木油的味道,他就会跟同学一起跑到河边,走到龙舟上东摸摸西摸摸,就是不肯回家。因而,每到放学后父母要是找不到他,便会径直地来到河边找他。
说起让他记忆最深刻的事情时,朱贤勤想都不想就告诉记者,有一次看着哥哥跟着龙舟出海,而自己被老爸拉下来后,他一边哭一边沿着河涌追着龙舟的场景。原来,在他小时候九江有龙舟出海的习俗,不过16岁以下的人是不能出海的。那年,朱贤勤的哥哥年满16岁可以跟着大伙出海,朱贤勤想跟着混进去,却被眼尖的父亲给拉了下来,于是便出现了之前出现的哭着追龙舟的一幕。
聚集年轻人组建龙舟队
为何会继承父亲的衣钵,朱贤勤坦言,这是潜移默化的,从小跟着父亲参加起龙习俗,对龙舟是骨子里的爱。因而大学毕业后虽然有了自己的生意,朱贤勤还是选择成为传承人。
为何会组建业余俱乐部,朱贤勤表示,村里的年轻人都喜欢划龙舟,不过按照传统的老规矩,每年九江举行完大型的龙舟赛事后,他们就不能再划龙舟了。由于身边志同道合的人很多,为了可以随时划龙舟,很多龙舟爱好者就提出组建一支队伍的想法。“队伍组建后,我们去很多地方参加了比赛。”朱贤勤表示,2014年是最有意义的一年,那一年龙舟队分成了两队,分别去海南和大庆比赛。
朱贤勤表示,九江爱好龙舟的人很多,九江的年轻人能将龙舟文化传承下去。说到将来的打算,朱贤勤表示,他会努力做好对龙舟文化的传承,目前已经带起了一波年轻人参与到龙舟文化的传承中来。
关祥挺
热爱“竞技龙”
90后职业选手在村里建起专业训练基地
来自南海九江沙咀社区细闸经济社的关祥挺有很多头衔,这位90后既是2017年世锦赛国家龙舟队队员,又是职业龙舟俱乐部——九江龙龙舟俱乐部的队长。如果说朱贤勤是将传统的龙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那么关祥挺便是传承传统龙舟文化的基础上,引入竞技龙舟,让竞技龙舟从职业的舞台上飞入寻常百姓家。关祥挺将九江龙舟训练基地的模式复制,在细闸村建起了九江第一个村居性质的职业化龙舟训练基地。关祥挺说,“我不仅想传承传统的龙舟文化,还想让更多的人知道竞技龙舟。”
#p#分页标题#e#作为一名职业的龙舟运动员,关祥挺获过不少国内外龙舟赛事的大奖。说起与龙舟的结缘,关祥挺坦言,村里有一条龙舟是九江第一条龙舟。在他7岁的时候,爷爷便骑着三轮车载着他去看龙舟。传统龙舟的精彩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后,电视里播放的九江龙舟队的比赛,又让关祥挺和小伙伴们有了奋勇争先的斗志。“每次看完九江龙舟队的比赛,我们都会一起去划水泥船。”关祥挺告诉记者,就这样他便萌生了对龙舟的热爱,无论是传统龙还是竞技龙。2006年,上高中的关祥挺因为学校的一次选拔第一次接触标准龙,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龙舟的生涯。“高中期间,我们还与九江俱乐部一起比过赛,那时的九江俱乐部在我眼里是很神圣的。”
2009年是关祥挺的转折年,那一年,因为遇到了当时九江龙舟队教练,关祥挺被招进九江龙舟队。
带领村民组建标准龙舟队
跟随着九江龙舟队一起成长,关祥挺想为村里的龙舟做些什么。“村里老一辈划传统龙是很有名气的,以前的传统龙舟,以游龙为主。”关祥挺告诉记者,轮到他这一辈成长时,老一辈希望他们能传承龙舟文化,把村里的龙舟文化搞得有声有色。在与大家商量后,大家觉得不如在村里组建一支标准龙舟队。
关祥挺将九江龙舟训练基地的模式复制,在细闸建起专业的龙舟训练基地。在关祥挺等年轻人的推动下,2016年细闸建起第一支标准龙龙舟队。这些年来,这支队伍多次蝉联广佛联赛、九江联赛的冠军。关祥挺告诉记者,整个龙舟训练基地算上器材大概花费五万元左右,“我们都是一点一点凑钱去买的,也有一些热心企业家赞助。”随着龙舟训练基地的建成,年轻人的参与度更高了,“以前普遍是本村的,后来隔壁村的都来这边。”关祥挺说,村里为了支持他们,之前还将祠堂借给他们当作训练基地,后来村里特意腾出以前的一间“蚕房”给他们当基地。
关祥挺坦言,爷爷那一辈人给他的心里种下了传统龙舟的种子,这颗种子在他懂事后就慢慢地发芽。在接触竞技龙舟后,出去走了一遭,他越发的想把竞技龙舟传给下一代。如今细闸龙舟队的队员们的孩子都喜欢跟着下船玩,每人都有一把小桨。接下来,他想利用这支队伍做一个平台,将传统龙舟团结和交流的精神以及竞技精神传播出去。下阶段希望走进校园,让更多年轻人、学生了解传统龙舟和竞技龙舟。
彭乐文
为圆龙舟梦
他俩发起“众筹”造龙舟
在南海九江金星村,两条崭新的龙舟在河涌上披荆斩棘,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说起这两条龙舟,不得不提金星村两位80后小伙彭乐文和关炳华,正是他们提出的“众筹”造龙舟,让金星村摆脱了百年无龙舟的境地。在彭乐文看来,龙舟的回归让村民更加齐心了,村民的感情也在龙舟的调剂下变得更为融洽。为了推广和弘扬龙舟文化,彭乐文会跟大伙一起免费给附近的小学上课,宣传龙舟文化。
挨户送茶叶筹资金
说起“众筹”造龙舟的缘由,彭乐文有些感慨。在佛山南海九江这样一个龙舟之乡,每条村都有自己的龙舟,而在2017年以前,金星村这个拥有500多户村民、1500余人的大村却没有自己的龙舟。彭乐文告诉记者,虽然村里的老人说在数百年前村里有一条龙舟,但是老人们也都没见过。“我记得我们小时候都是要跑到隔壁村去扒龙舟。”彭乐文表示,不过都要等到邻村村民扒完后,他们才能上船。失落感一直萦绕在彭乐文和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心里。当彭乐文和关炳华分别当上村里两个经济社的社长后,他们觉得不能再等了,提出要造一艘自己的龙舟。
#p#分页标题#e#为了让这个想法能付诸实践,彭乐文和关炳华先取得了金星村剩下的三个经济社社长的支持,然后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将村里的一帮年轻人拉进群里筹划。随后,群里40多位年轻人筹来了第一笔造龙舟的资金——两万元。虽然取得了开门红,不过两万元的资金对于一艘造价15万元的龙舟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于是,群里有人提出用送茶叶的方法来向村民们募集资金。“不管刮风下雨,我们每天晚上都会拉着装满茶叶的斗车,挨家挨户去筹钱,总共持续了3个多月。”彭乐文说,“当时村里没有人相信我们能造出龙舟来。”
筹30多万元造出龙舟
不过,彭乐文这帮年轻的坚持,让事情迎来了转机。“我们筹到几万元钱的时候,便去广州番禺下了订金。”彭乐文说,当时心里很没底。然而就是这样的举动,让不少村民感觉到他们的诚意。随着村民们信任的升温,筹款金额也蹭蹭上涨。最后筹到了30多万元,即便是造两艘龙舟后都还有富余。
于是,2017年龙舟下水时,金星村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在彭乐文看来,经过这件事情后,村里最大的变化便是越来越团结,“龙舟确实是村民之间的同心结,把彼此的心绑在了一起。”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刘鹏飞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何波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