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山村教师35年教书助学:让乡里娃有尊严的生活
中新网兰州6月6日电 (梁璐)“我这娃三门主课都能考110分,真不敢让娃以后像我一样苦……”从志愿者王小平手中接过学习用品、毛巾和香皂时,李悦(化名)哭了,而李悦的母亲流着泪一遍遍向志愿者们鞠着躬。
2016年1月28日,甘肃平凉“蓝天助学”志愿者王小平在与队友们一同走访庆阳市华池县、庆城县贫困学生家庭时了解到,受访者李悦的父亲患肝硬化去世,治病欠了18万元外债。为了供李悦读书,母亲在城里当清洁工,母子三人挤在一间小出租屋里相依为命。
尽管在10多年的助学走访中,王小平已经看到了太多“母亲的自豪和眼泪”,但他还是为困境之下努力顽强的李悦一家人湿了眼眶。为了给家庭困难的孩子募集更多帮助,每次志愿走访结束后,王小平都会完成一项“课后作业”:在“蓝天助学”协会官网上发布受助人介绍和家访手记。
王小平出生在贫苦农村家庭,小时候,他与母亲还有6个姊妹,依靠父亲在农业社挣取的工分糊口,日子经常入不敷出。怀抱对知识的向往和对出路的渴望,王小平扎进书本里便不愿出来。然而,事与愿违。读书求学的紧要关头上,本就瘦弱的王小平因患黄疸肝炎落下了半年课程,高考落榜后他只得在家务农。
乡里的文教干部知道王小平虽名落松山,却有着扎实的文化课底子和纯善好学的心。当时,恰逢城子小学里有一位民请教师因故被辞退,在其推荐下,没有接受过培训、没有教师资格证的王小平“摸摸索索地走上了讲台”,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
图为王小平在乡下“助学”走访。(资料图) 钟欣 摄
1984年,21岁的王小平背着铺盖卷,踏着熟悉的5里山路,重回母校崆峒区麻武乡城子小学。“我就是农村出身,我了解农村孩子的情况。”漏着雨水的教室里书声朗朗,破旧的书桌前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批改、备课、研读、家访……平常不过的日常教学牵动着王小平的全部身心。
1所小学,5个年级,3名老师,43个学生。在45分钟内完成两个年级教学任务的“复合式教学”是乡村民请教师们常有的教学模式。老师们不仅要有“脚力”,更要有“口力”。“当民请教师那些年是真不易!要教学要种地,当时是单休日,每到星期天干完农活累得直不起腰,第二天挺直了背接着上讲台。”翻看老照片时,王小平依稀记得40岁的他,1米68的身高,体重却不到50公斤。
1996年,通过民请教师转正考试的王小平成为了一名公派教师。后沟小学、麻武中学、麻武中心小学、杨家山小学……从青丝到华发,从民请教师到公派教师,35年来,王小平与学子们共同成长,麻武乡每所学校的讲台上都留下了他对学生们的谆谆教诲。
“优秀校长”“小学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两基工作先进个人”“崆峒好人”……工作公益齐头并进,市区奖励接踵而至。对于荣誉,王小平腼腆笑纳,“教书育人就是咱的职责。”言谈间,眼里闪耀着少年时的纯粹与暖意。
2006年,他与平凉市蓝天助学志愿者协会结缘。“志愿者中有许多都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方发达城市,却为我们西北乡村渴望读书的孩子们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我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于是,王小平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志愿者们一起踏上了助学道路。
如今,王小平在麻武学区上班。周末闲暇时,志愿走访贫困学生就是他的“兼职”。在“蓝天”的13年里,王小平利用该平台使100多名贫困学生获得资助,累计志愿服务时间长达1500多小时。从教学到助学,从三尺讲台到网络平台,35年为师路,他以赤诚书写师者初心,山里娃的求知梦日渐成真。
#p#分页标题#e#王小平说,每次走访结束后走出大山,身后是丛林、鸟鸣,脑海里是穷苦与孩子们求知的渴望,眼前又是城市的街灯和车水马龙。“真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让他们通过学习掌握一种生存技能,最终像我们一样过上暖暖的日子,让每一个乡村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的生活。”(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